日期选择 logo

2021-09-27 第27,00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综合/专题

陆元敏:上海是我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我不爱去别的城市拍照片,就是拍上海。我拍照片,就是记录自己,记录上海,记录一些周围的生活。只要记忆里的景象还在,人顿时就安心。 ——陆元敏
      
       “我拍苏州河没有什么宏伟计划,只是因为当时在苏州河畔工作,每天往返于苏州河边。”就这样,陆元敏开始了经典影像《苏州河》系列作品的拍摄。
      
       第一次拍苏州河时,照片冲出来后,他突然发现这条即将面临巨大变化的城市河流,与上世纪50年代和父亲同来时所见的一模一样。这种时空重叠的恍惚感,让陆元敏对影像留存记忆有了直观认识。上海,恰是他最熟悉的片场,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马库斯·艾斯尔在《城市:人类这样聚集大地》一书中写道:“城市的卫星图让人着迷,因为许多城市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陆元敏就是这样一位记录城市集体记忆的人。在他的镜头里,苏州河不仅是苏州河,而是上海人所感受到的苏州河的总和。
      
       如果说,《苏州河》是陆元敏“喜欢上海”的空间维度,那么《上海人》系列,可能是他表达“喜欢上海”的时间维度。陆元敏在30多年中留下了无数影像,替一座城市的几代人保存集体记忆。
      
       《上海人》系列作品中,人物是照片里唯一的主人公:侧光里,坐在朴素却又整洁的床沿上拉大提琴的中年女子;三代同堂、住房紧张,却依然打扮入时的年轻母亲;铺洒一地的颜料和多年熄火的壁炉共处一室,逆光里的男子双脚交叉小指微翘,沉静地望着眼前的画作……在这些上海人身上,虽没有轰轰烈烈,却都暗藏着与上海血肉相连的跌宕起伏。
      
       “上海真的蛮有劲呃。”陆元敏笑眯眯地说,“一方面,整座城市日新月异,变化也是惊天动地;另一方面,总也有一些地方,几十年看上去都还是老样子,就像在时光之间连接了一条记忆通道。”
      
       如今,陆元敏住在襄阳北路建国西路口的一座三层新式里弄里,老房子已有50多年历史。不少老外也喜欢租住在那里,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寻找上海。
      
       “老房子在嘛,记忆就保留下来了。和我一样,小时候住在这里,到现在一点也没变样的上海人,大概不多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蛮幸运的。”这条弄堂,承载着《上海人》系列里的很多作品,门牌号在,杂货店在,小孩倒是长大了,大人变老了,不少人离开了这里。
      
       “我拍的照片,就是记录自己身边的一些生活,留一点上海的记忆,也帮他人留住一点记忆。只要记忆里的景象还在,人顿时就安心了。” (文/王路)
      
       陆元敏,1950年生于上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苏州河》《上海人1990-2000》《记忆·恍惚间的上海影像》《胶片时代的上海》等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影响,多次在中国、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