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9-24 第26,99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要闻/综合

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增进市民参与体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升城市软实力,上海体育绘就“十四五”蓝图

       ■本报记者 谷苗
      
       体育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丰富城市文化、提振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质、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昨天,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聚焦近日发布的《上海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五年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绘就蓝图——到2025年,上海体育实现全领域、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体育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市民参与体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这份《规划》由一个体育总体规划和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体育产业、青少年体育等四个子规划,以及体育赛事、体育人才、体育信息化等多个专项规划共同组成,在延续体育“十三五”发展基本框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全民健身方面, “十四五”时期上海体育将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普及率,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6%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左右,市民体质达标率保持在全国前列。
      
       上海市体育局将围绕市民健身需求,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城市环境。通过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融合化和数字化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焕发新活力。
      
       竞技体育方面,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持续增强竞技体育的竞争力。稳步提升上海运动员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大赛的贡献度,注重发挥科技对竞技体育的助力效应,力争每年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上海运动员数量保持在120名左右,获得世界三大赛的冠军数量继续保持在全国各省市前列。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在解读《规划》时表示,优秀运动员培养是科学训练、医务保障、科技服务、政策保障等多方面的集中体现。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继续推动传统体校、体教融合、社会力量三种办训模式协同发展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项目布局,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职业体育发展,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使上海竞技体育进入“源头活水,不断涌来”的状态。
      
       体育产业方面,上海将显著提升体育产业的贡献度,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比2020年翻一番,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左右,年度重大体育赛事经济影响达到200亿元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体育将坚持赛事引领,开辟体育产业发展新蓝海,在进一步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加快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同时,着力推进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引进培育头部企业和新产品、新业态,并继续推动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持续拓宽体育消费空间。
      
       此外,上海在未来五年还将不断增强体育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建设体育资源交易平台,建成一批国际一流体育场馆,引进培育一批国际体育组织办事机构和体育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时,稳步提高体育文化软实力,努力把体育打造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