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9-01 第26,974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要闻

《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黄浦江两岸“十四五”新增20公里贯通岸线

“一江一河”将实现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图为从苏州河滨江东段俯瞰苏州河、黄浦江两岸。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本报记者 史博臻 张晓鸣
      
       黄浦江、苏州河浩浩荡荡穿城而过,一纵一横舒放着,赋予上海这座城市江海的壮阔与水乡的柔情。面向“十四五”,“一江一河”沿岸地区作为上海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重要的核心功能发展轴、彰显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空间载体,被寄予无限憧憬与期待。
      
       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外发布并敲定任务表:到2025年,黄浦江两岸实现新增滨水贯通岸线约20公里,新建滨水大型绿地及公共空间约400公顷;苏州河沿线实现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全面贯通开放,新建滨水绿地及公共空间约80公顷,让城市“项链”越串越长。
      
       “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转变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在总体思路上,黄浦江沿岸将打造成为彰显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水岸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会客厅,苏州河沿岸将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生活示范水岸,“一江一河”将实现由“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
      
       在发展目标上,黄浦江两岸地区基本建成体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展示区,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和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滨水生态走廊;苏州河两岸地区初步建成超大城市宜居生活典型示范区,基本建成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城区、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市“一江一河”办常务副主任朱剑豪表示,黄浦江滨江贯通岸线将向核心段南北两侧延伸,新增约20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岸线。重点推进吴淞滨江示范段约5公里岸线,高桥港南片区、沪东船厂、中海三林船厂等区域约7.3公里岸线,徐浦大桥以南区域3公里岸线,杨浦滨江中北段约6公里岸线,浦江、紫竹、江川滨江约5公里岸线等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
      
       苏州河两岸到今年底实现中心城段全面贯通开放。中心城区段结合滨河步道串联公园绿地,郊野段形成具有生态和休憩功能的郊区生态节点。推进浙北绿地、长安路节点绿地、岸线公园、“一纺机”公共绿地、“南四块”公共绿地等大型绿地空间的建设实施,新增公共绿地约80公顷。推进临空2号公园和滑板公园提升改造,实现全时段开放共享。加快推进上游闵行段、青浦段、嘉定段生态廊道建设,实现吴淞江苏申内港线段生态廊道及滨水空间贯通。
      
       另外,根据规划,“一江一河”沿岸还将重点推动20余处高等级公共设施建设,促成沿线约33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及工业遗存保护和更新利用。加快核心产业和要素集聚,“十四五”时期,黄浦江两岸地区推进总量约700万平方米商业、商办楼宇建设及核心产业功能入驻;构筑功能复合的蓝绿生态走廊,推进约4平方公里沿线产业区块土地收储,重点推进苏州河上游地区约35公里及黄浦江—大治河沿线生态走廊建设;深耕滨水地区精细化治理示范区,推进滨水区域公共空间综合管理立法。
      
       把五年发展蓝图细化为230项具体任务
      
       未来五年,“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发展被细化为具体任务,共计约230项。
      
       黄浦江沿岸地区涉及8个方面、140余项具体任务,如:错位协同,构建世界级滨水区基本空间格局,规划形成“两核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区段以集群方式布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创新、文化等核心引领功能;重点聚焦,加快各区段主导功能的能级提升,聚焦虹口北外滩、杨浦滨江南段、徐汇滨江、浦东陆家嘴、黄浦外滩、宝山滨江、闵行滨江等重点区块,明确不同发展导向,强化主导功能集聚和能级提升,推动各区段协调发展。
      
       苏州河沿岸地区发展则细化为6个方面、90余项具体任务,如:优化完善各区段功能布局,分别确定内环内东段、中心城区其他区段和外环外3个区段的不同主题功能,加快沿线地区城市更新,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和商业商务发展能级;因地制宜,采用精细化设计,优化公共空间品质,塑造步移景异的精致景观,打造标志性节点空间,形成滨水公共空间新格局。
      
       此外,苏州河沿岸地区还要提升绿量,整体改善滨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品质,进一步增加生态空间规模,继续开展苏州河全线及其支流水质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促进整体环境改善;多元复合,围绕品质生活、休闲游憩、商贸服务、科创文创等功能培育新兴业态,丰富滨河沿岸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