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清地流》 何建明 著 浙江摄 影出版社出版
王必胜
何建明的《德清清地流》(浙江摄影出版社)着笔于声名渐起的“德清样本”,浙江省一个县市的社会发展,民生进步,人文风华,是对所谓“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德清文化”的文学表达和生动诠释。作品以激情的阐述,理性的思考,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德清县近几年经济进步,民生安乐,文化发展的巨大变化,是一部画面清丽、诗味凸现的作品。
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实行小康的战略,华夏大地生机勃勃,也生发出许多样板典型。立足于区位特色,进行现代性的全新改造,一个地区一个县市,就有了独特光彩。有山水文章可作的德清,就从这山清水秀、绿水青山开始,进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全面提升,就有了不一样的德清。这里有山水风光,有人文风华,有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诸多骄人的成绩。仅从自然生态面貌,从书中的描绘可见一斑:“你说山,它是青的,峻奇的,莫干便是;你说水,它是碧的,绿的,下渚便是;你说地上,它飘着稻香和麦香,映着花木茂盛,以及万千农家乐与洋家乐……”
作品题旨适时、及时,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现实性强功能。作品敏锐展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县域经济,民生变化的重要性,从改革大势中,书写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历史趋势,举一反三,为时下现代化中国改革成就鼓与呼。
江南名镇、“杭嘉湖”区位优势突显的德清市,在改革开放进入纵深发展后,在实施振兴乡村,落实好“两山理论”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别样作为。书中着眼于几个关键要素——政策和决策成功,开阔的视野,主事者的胆识与智慧,认清和找准自身优势,特别是利用好美丽山水,做振兴乡村的大文章。其中,有全新理念和现代意识,比如,人脑与电脑的转换开发,行政手段的数字化、大数据,农民的研究院建立;有世界性的眼光,比如,与联合国的结缘,打造世界信息小镇高地,对外国友人的生意落户开启方便;有传统的人文精神与现代意识的结合,比如,以德仁和智性,建设良好的风习规范,开掘历史文化中的“德行清流”的传统。其中,德清人不封闭,擅包容,不满足,自我加压,主事者把民生福祉,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作检验工作得失的标准,以及新经济发展与人文特色的和谐共生,最是亮点。
作品以事件为主,辅之于人物形象,事件的梳理与人物的刻画相结合,既有广阔的背景,又有生动的个案。在事件展示中,以德清著名的的两大山水——莫干山和下渚湖(大漾),近年来所做的山水经济,民生进步的大文章,以及作为“中国第一个‘城市大脑’”,引进和举办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打造莫干山的农家客厅、“裸心谷”“万鸟归巣”的生态景观,土地流转,沈家墩的股票田等,书写了“一座山,一个湖,一个小镇,一座村子”的精彩故事。人物的描绘不是领导者,虽有官员的作为,也只是职务身份没有姓名,而是以改革弄潮儿的描绘为主。有农民企业家的“珍珠人生”,外来的打工者的精神面貌,给人印象较深的是,“洛舍钢琴达人”王惠林,最美的麻疯病护理员,20多年任劳任怨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潘美儿,还有七十多名“德清好人”,以及“好人奖”的最初设立者马福建等。人物着眼的是他们的精神气质,或是大胆创业之举,或是为乡里贡献智慧,或默默无私地奉献。人物风采生动,故事绘声绘色,多在对比中展现,或是历史感与当下性的结合上描写。
作品语言清丽文雅,写人,绘事,思绪飞扬,展现这方“仁德水清”的美丽宜居,以及美好的人与事,情感浓烈。解释这地名内涵:“德清是一种状态,一种不服输的状态,也就是我们说的奋斗与进取的精神状态。”德清,德清,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是俚语,也是现实写照,也是作品的题旨。作品以诗化语言,描写德清山水人文,书写了这方优雅山水名胜之地的自然生态和谐,也描述了德清作为一个特别的词语的人文意义。仁德,水清,人的行状修为,玉成了这方山水的面貌,在历史的延续中,这方“仁德”之地,有了现实的光彩,有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这个书名,“德清清地流”,颇有深深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