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婷)连环画,又称“小人书”,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也是历史的记录者。昨日,“‘小人书’中的烽火岁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连环画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了中国军队团结全国人民奋战的历史。展览汇聚顾炳鑫、贺友直、韩和平、罗盘、沈尧伊、范生福等40位全国各地的连环画家作品,从已出版的彩色组画和黑白连环画中选取200余幅经典画面,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手稿。
《四行孤军血战记》 《延安:红星照耀》《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太行将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带人们走进抗战历史,缅怀先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传承人、曾创作80多本单本连环画的老连环画家范生福已年逾八旬,此次专程带来了两部作品手稿——《芦荡小英雄》和《夜奔盘山》。“这幅作品是我画的第一幅连环画,投入了很大心力。画面虽然不能动也不会说话,但要让画中的孩子看起来能说会动,我动足了脑筋。”站在《芦荡小英雄》前,范生福回忆起当年的创作往事。连环画大师顾炳鑫之子顾子易带着父亲生前珍藏的《红灯记》来到了现场。顾子易说,《红灯记》由五人共同完成,父亲主要负责掌控整体,负责人物的面部表情。“这些创作者都是历史的亲历者,所以他们的作品特别鲜活。”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主任、连环画家桑麟康送展的是一套木刻连环画《南京城终日火光冲天》,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据桑麟康介绍,作品的灵感来自他在文献中偶然看到的一个故事:两个参加攻占南京并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士兵,从南京回到上海后曾对一位日本随军记者小俣行男讲过一段话。战败后,这种“炫耀”在法庭上成了重要罪证之一。“我想,日本记者记载的这段话,是日本侵略者罪行的一个佐证,于是将其编绘成木刻形式连环画,展现的事实更具真实性。”在他看来,“小人书”里有着大学问,成为一个好的连环画家不容易,首先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情有义有担当、爱憎分明的人,用自己的作品弘扬正气、鞭挞邪气。
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主办的本次展览以抗日时间线为主线,分为 “抗战爆发” “中流砥柱” “敌后武装” “万众一心”四个板块,通过征集、整理、展示不同时期出版的连环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讲述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