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9-02 第26,61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8版:论苑

学好“四史”应做到“两个结合”和“三个重视”

       ■信瑶瑶
      
       正所谓以史为鉴、知史明智。然而想要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对“四史”的学习就不能简单停留在盲目阅读经典或者单纯了解史实的层面,我们需要在学习“四史”中做到“两个结合”:
      
       一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前。在“四史”的学习中,掌握历史原貌无疑是重要的,但也仅仅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基于此来明晰历史发生的背景,总结推动历史车轮滚动的因素,以及理解当前现状产生的原因,最终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因此,在学习“四史”时,要分析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实践与理论相一致还是有所背离,只有这样才能从历史长河中厘清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综合研判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以及取得的胜利,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未来形成科学的指导。
      
       “两个结合”是学习“四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具体落实时则需要将以下“三个重视”贯穿于学习的始终:
      
       其一,学习“四史”要重视国际视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不仅是一部新中国建设史,一部改革开放史,更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选择自主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渐从学习型输入变为创造性输出,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要想深入学习“四史”,就必须将中国的发展放置于世界发展的浪潮中进行分析。
      
       其二,学习“四史”要重视历史情境。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只有将事情放置于当时、当地,才能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才有助于我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辨思。因此,在学习“四史”时,不能只沉浸于阅读资料,更应该“下马看花”,通过实地考察、实地参观、实地访问,将自己下沉至历史情境当中,“设身处地”地感受中国共产党每次重大决策的历史缘由,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次重大改革的历史背景,感受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次伟大成就背后的力量。
      
       其三,学习“四史”要重视历史规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和解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国情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判断和政策应对,其背后必然有一定的规律性。只有把握该规律,我们才能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摸索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因,才能准确把握当前所处的阶段,合理地判断未来的前进方向以及施政方略,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的前进、推动改革开放进程以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而提供依据。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