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恒趋
此次疫情,让大家再度强化了对这条健康常识的认知:最有力的治疗,就是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免疫力。自强免疫力,人人可及的方法就是——睡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也提示我们,睡觉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超乎你我的想象。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从进化及生物生存的角度看,睡眠状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人类对外界的刺激没有特别的反应,会降低警觉性。
那么,人类的进化为什么没有将这种常使自己陷入危险状态的生理过程“进化”掉呢?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时间就是金钱,不少人也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那是不是可以把睡眠时间人为压缩,从而提高生活产出呢?
事实并非如此。相反,随着科学发现增多,生物学家、生理科学家等逐渐通过研究揭示:对生物的生存而言,睡眠有着更多的保护作用。
外国一句俗语有个很形象的比喻:“睡眠就像条金链子,把健康和身体绑在一起。”
睡眠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机体运转
神经科学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睡眠是与机体功能恢复、复原相关的重要生理过程,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体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正常运转。例如,神经科学家发现,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一系列与修复和复原功能相关的基因只有在睡眠时才“开启”。也就是说,缺乏睡眠,将导致机体许多修复功能都无法发挥作用。
近期发表在《神经科学》上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近50万健康成年人10年的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成年人特别是年轻人或无高血压人群,有失眠症状尤其是难以入睡、晨间早醒和日间功能障碍的,会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梗、冠心病、脑梗、脑出血等。
这个研究通过对大规模人群长期的健康数据分析,将失眠对健康人的危害“坐实”。
大脑的认知和记忆,与睡眠密切相关
近年来,神经科学家还发现,大脑的许多认知功能及记忆形成也受睡眠时间的影响。睡眠的作用绝大多数与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提高效率有关。当你在睡觉时,大脑内部一系列的互动有助于新陈代谢与增强记忆。从认知功能这个角度而言,充足的睡眠是决定个体工作效率、决策判断、创造性思维等的关键因素。若人为减少受试者的睡眠时间,他们的学习成果将大打折扣,甚至许多面临复杂任务时应有的多维思维能力也会下降。
这个例子很典型。“二战”期间,由于劳动力缺乏,英国某些军工厂决定延长工人工时,每周工作70小时。在最初的1至2周,产量稳步增长。但到第3周后,随着产量增加,废品率也随之上升。最后,工厂每小时生产的合格产品数远低于加班前,最终只能减少加班时间,直到每周工作54小时,产品的合格率才又达到高峰。
在战争期间,有经验的指挥官也会运用干扰敌人睡眠的方式打击敌人。在重大战役前,会派出小股部队在夜间对敌军前沿阵地进行“骚扰”,使敌军整夜不能入睡,次日战斗打响后,敌军的战斗力会因睡眠不足而减弱。
睡眠失调,可能是精神疾病的预警信号
缺乏睡眠不仅影响生理机能的运作,也会导致许多精神异常。
神经科学最新研究证实,睡眠与精神疾病皆与大脑内部的调控密切相关。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生发现,很多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会伴有睡眠异常。
在睡眠实验室,如果研究人员阻止受试者进入睡眠达数天,受试者会出现头昏脑涨、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情绪烦躁、易怒、反应呆滞甚至沮丧、抑郁,出现自杀念头等症状。个别人还会出现幻觉,如听到别人在和他说话,看见奇怪的东西等。有的人则会多疑、敏感、老是疑心别人想害自己,这些表现与精神病十分相像。
近年,科学家发现,许多与睡眠相关的基因若出现突变,个体在未来患精神分裂症、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概率也会大幅提高。这个发现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因为,抑郁患者越来越多,如果我们能将睡眠失调视为一个信号,就有望更早发现问题、给予干预,减少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微睡眠”,并非偶尔走神这么简单
睡眠不足所致的最常见影响就是日间打盹。最近,科学家给这种一般持续2-3秒钟的症状起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微睡眠。
什么是“微睡眠”?加了一夜的班,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开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阵睡意袭来,你勉强睁眼想要保持清醒,可下一秒你突然发现自己的车正向一根电线杆靠拢,你赶紧刹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睡眠”。
微睡眠这种短暂睡眠状态通常持续不超过30秒,多由睡眠不足、精神疲乏等引起。对那些睡眠不足的人来说,随时都可能进入微睡眠状态而没有任何征兆。经历过微睡眠状况的人通常对此毫不察觉,还以为自己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或认为自己只是偶尔走神。但实际上,这已经是处于睡眠状态了。在美国,约31%的司机经历过睡眠不足所致的微睡眠,平均每年约10万起交通事故源于此。
可以说,神经科学正以新的角度来看待睡眠带来的影响,剖析了睡眠对人类的重要性。总之,充足的睡眠与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一样,都是健康所必需的。当人们了解到这点,就再也不用因为多睡一点而充满罪恶感了。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适当的休息,才是为日后走更远的路所做的最好准备。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