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画面
“我可以学得更多更好”
在校园里,同一个班,同一个课堂,同一个学科,教师开展同一种进度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市西初级中学有了改变的可能。
根据对“个性化教育”的理解,学校尝试进行按学习程度进行分层教学。七(9)班王怡安,是个女生,她非常喜欢语文,也爱好写作,按现有的程度,她在语文A层之列。
对学校开设的“分层课”,她很有感触:“在分层课上,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在复习完一周常规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点后,会从深度和广度拓展更多相关的知识,配备相应的练习,而且形式多样。”小王同学如数家珍:“如补充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寻找课文的其他翻译版本让我们进行比较,了解材料详略处理的用意;延伸故事,利用与课文有关的获奖动画短片提高我们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老师还在课堂练习卷中增设了有梯度的习题,教我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圈点勾画关键句、思维导图理结构、精炼批注写感悟。”
这样的“分层课”,让小王同学在语文学习上“如鱼得水”,畅游得很欢。“我所在的班级中大都是学习认真踏实的学生,老师有时会展示其他同学的优秀作业或笔记,让我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一年多的分层学习,我获益匪浅,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自我的语文修养。”小王同学这样评价道。
分层拓展
“基础+拓展·4+2”课程教学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因材施教,教的得法,学的有益。
市西初中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基础+拓展”的个性化课程教学探索。从2018学年起,六年级学生入学,平行分班,语、数、英分别开展“基础+拓展·4+2”课程教学,“4”是按市教委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按行政班上课;“2”是学科分层拓展,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打破原行政班级的限制分层走班教学。
对于学生分层甄别,学校采用“多次阶段性练习+课堂表现+日常作业”方式,并在今后四年学习中,“2”拓展课层级的学生对象,可以在每次期末考后进行流动。为此,学校组建了“基础+拓展·4+2”课程项目组,承担的主要工作是:语、数、英学科课程计划的校本化实施,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探索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探索设计分层操作和管理细节。
在“基础+拓展·4+2”的课程建设中,学校强调了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研讨的过程,共同研讨形成“4”的课程标准校本实施目标、方法、策略,“2”的分层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让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让学生成为有成就的学生。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初中而言,就是要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静安区推出“初中再加强工程”,提出“一校一方案”的要求,提出“办好每一所初中、成就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给初中建设吹来了一股浓浓的春风。
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抓住契机,利用优势,乘势而上。学校结合数学特色课程和与市西中学共享校区的优势,与市西中学形成上下联动,确立了“数学资优生连续培养实验项目”,作为学校“初中再加强工程”的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市西初中面向全体学生,以区域推进的“个性化教育”为指针,提出了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思路,针对全体学生,实行“基础+拓展”的个性化课程教学探索。
“数学资优生连续培养实验项目”和“基础+拓展”的个性化课程教学探索,是市西初中深化素质教育的重点项目,也是走近个性化教育的途径。校长范颖认为,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定位落到实处,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发展愿景是“让每一个少年光彩熠熠”,只有当每一个学生能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他们的生命光彩才能熠熠生辉。
因材施教:“基础+拓展·4+2”课程教学的价值
分层教学,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落实的是相应的教学方法,追求个性化教育的软着落。
教师更加懂得关注学生。“4+2”的课堂里,“4”和“2”是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4”要达成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2”是在“4”的基础上拓展、补充或巩固。但事实上,每个学生对于“4”的达成情况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掌握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后,在“2”的课堂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同样的,在“2”的课堂里,老师们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有效性。“2”的两节课,每周一次,很珍贵。
接受不同层面分层授课任务的教师都面对着不同的挑战。英语教师林伟倩第一次走进C层的课堂,她就给自己定下目标,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在课堂里无所事事,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在相对小班化的教学环境中,不管学生原有的基础如何都能领到适合自己的任务,得到老师及时的帮助和充满激励的肯定。很多C层的学生在日常的课堂里可能一周都不会举一次手,而在分层的课堂里,却能充满自信地站起来回答问题。
而在A层的英语课堂则充满了另一种乐趣。对于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在课堂里体验运用语言进行有质量的思考和交流,从而带来快乐。A层的课堂对教师的备课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准备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点之外,对于课文涉及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关内容,如科学、历史、乃至人物传记等都要有一定的储备,这样才能应对课堂中即时生成的各种问题,帮助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品质提升。
第三只眼
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最大效益
■苏军
教育的价值在育人,对学校而言就是育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缺,一个也不能弱。
市西初中推出的“基础+拓展·4+2”课程,与其说是课程改革,倒不如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转型。
在育人成人的共同基础上,我们要使用统一的“标尺”,不能降低标准,底线不能破,规矩不能破。而在长智的过程中,人有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任何一个人。而从教育上说,差异不是教学的败笔,相反是教育的财富。市西初中的“基础+拓展·4+2”课程,正是体现了因人而需的学者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教者风范。只有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纵向成长是健康、提升的,做成自己最好的状态,那么教育的最大化就能变成现实,而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就是群体成长的建树。
心得录
■在分层教学的这一年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备课方面发生的变化。首先备课方式在变。教不同层次的老师会分头聚在一起讨论下周的复习内容,上课的教学进度还有着重需要强调和变式练习的地方,如何有效地上好两节“分层课”是大家平时讨论最多的话题。其次,是备课内容在变。之前我在自己班上课更注重一些中等的学生,很多题目仅仅是点到为止。现在“分层课”在讲评试卷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我一直认为不需要讲解的题目很多学生还会问,那我在备课时会降低难度,更细致更具体,增加一些基本题目的变式举例,减少一些一题多解讲述,让学生听懂理解。(王中慧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 担任B层教学)
●“数学资优班”顾名思义。一年多来,我在学习方面最大的挑战是数学学习,虽然学习进度很快,但与许多思维敏捷的同学一起交流,让我在其中收获了乐趣。其他学科拓展的部分高中内容也开拓了我的视野,使学习更充实。学习习惯、方式方面,我们班更倾向于自助学习,我认为这让我们在校有了更多的选择,却也是对我们自律的一种考验。无论是原班级学习还是现班级学习,都是我初中生活最珍贵的回忆。(徐甜匀“数学资优”实验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