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胜
在担任教师的11年中,我一直在思考,具备什么样潜质的学生未来才能做出一流的工作,或者我们该如何培养一流的人才?
2000年我加入了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江明老师课题组读研究生,导师是陈道勇老师。当时我有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查找英文文献非常麻烦。因为没有版权,向图书馆申请后,要等很长时间才能获得论文全文。
而且,实验设备都比较陈旧,预约也很困难,经常需要等待几周。
2003年从复旦硕士毕业后,我决定先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再回国做教师。因为我非常想去看看发达国家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做研究。
去了后,我发现美国的实验室硬件设施确实很先进,效率也很高。2006年我博士毕业,获得了去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的机会,开始相对独立的工作。
但是在这个国家实验室,我的工作卡是鲜艳的红色,时刻提醒着我是中国人,虽然这里的设备和资讯都很发达,绝大部分实验室我却无权进入。
正是在这里,我深刻意识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也正是在这里,我更加体会到,为什么要爱国,如何爱国。
所以,当我的导师江老师和陈老师告诉我,复旦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取得了巨大发展时,我毫不犹豫地回到复旦工作。
2008年10月我回来后发现,离开短短五年多,复旦大学就拥有了绝大部分科研数据库,可以随时下载全文,我们也几乎拥有了与世界最好科研单位媲美的表征设备,具备了从事一流研究的平台条件。中国大学在硬件建设上的优异成绩,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以及所获的巨大成功。
但很快我也发现,要做一流的研究工作,硬件设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人,是能产生原创性想法的导师和学生。所以,做一流的研究和培养一流的人才,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
我想,一流人才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要有胆识,敢于啃硬骨头,要破解最重要和最难的问题,而不是跟随别人。又比如理科类研究者,需要加强人文修养。科学和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需要培养灵感和直觉,才能解答最重要的问题。
我非常渴望,能在自己的实验室做出改变世界的成果,或者培养出改变世界的学生。我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的梦想。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到,但我们绝不放弃!
我觉得这是做教师最吸引人之处,因为我们有可能改变世界。
作为经历了国家巨变和民族复兴的年轻一代,我们感谢这个时代。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将前辈奋斗来的一切更好地传承给下一代。不但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能力,更是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的精神情怀。
(作者为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