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2月07日 星期四
2
综合

“精准医疗”令鲜活生命如花儿般绽放


    ■本报记者 李晨琰

    新年第一天,正在忙碌的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外科小儿心外亚专科主任王晓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云南洱源”,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字体,他笑了,一定是小池。“王叔叔,祝您新年快乐!”果不其然,电话那头小家伙洪亮的声音传了过来。

    做过无数台手术的王晓舟对这个孩子印象深刻。2007年开始,上海市胸科医院组建“贫困先心患儿公益医疗队”,由院长挂帅,深入云南、贵州、新疆、西藏等贫困地区,开展先心患儿公益医疗工作,小池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过去五年中,小池每年都给王晓舟打电话报平安。“救治一个患儿相当于救治一个家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潘常青的这句话放在小池身上再恰当不过。

    “那些被多次拒绝的患儿,更需要我们迎难而上”

    2014年盛夏,医疗队远赴云南省洱源县,刚开诊,一位残疾的白族母亲就挤到医疗队面前,背上趴着七岁的儿子——小池。王晓舟印象深刻的是,孩子面容特殊伴有流涎——这是唐氏综合征的症状。

    经过详细检查,小池被诊断为主动脉弓离断伴有室间隔缺损及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离断这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在先心病中发病率不足1%。”王晓舟不住叹气,先心病加上唐氏综合征,孩子太可怜了。因为小池,妈妈不得不留在家日夜照顾他,爸爸也只能就近打点零工。他们带着小池四处求医,见到医疗队时,已是家徒四壁。

    小池的病情,应在出生后三至六个月内完成手术,当时他已七岁,早已过了最佳手术年龄。但是,如果不治疗,小池将很快心衰而死。救还是不救?这个手术指征边缘的孩子成了医疗队面对的最大难题。

    “何为精准扶贫?我们不能仅仅帮扶一般家庭、简单案例,更要关注那些被多次拒绝的患儿。”为了这个不幸的孩子,为了这个寻求希望的家庭,胸科医院决定迎难而上,收治这个特殊的孩子。

    患者体温降至18℃,手术全靠医生全力拼搏

    在医院的帮助下,爸爸、妈妈和爷爷带着小池一起从云南来到了上海。

    “小池的手术风险极大,只有一次机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经胸科医院心内、心外、麻醉、体外循环等专家组多学科会诊,手术方案终于确定。“要彻底拆掉小池身体中的‘炸弹’,只有一条路可走,纠治性手术。”王晓舟很坚定。而历经多次拒绝的家属,在绝望中终于等到了一丝希望,也毫不犹豫:“医生,我们完全信任您!”

    一周后,小池被推进手术室。王晓舟决定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支持下进行手术。开胸、游离各分支血管后,体外循环建立:一根管子将患者身体里的血液引流出体外,流进身旁的体外循环机,暂时替代患者自身的心肺功能。在体外循环机里有个变温器,血液流经机器时被逐步降温,再由另一根管子输回体内,由血液给身体各个部位降温。

    20分钟后,小池体温被降至18℃左右,手术正式开始:正常人主动脉从心脏开始连通全身,但小池的主动脉发生离断,上身供血与下身供血完全分开。王晓舟未使用任何人工材料,直接将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连接起来。“七岁小孩的主动脉弓要持续生长,一旦使用人工材料可能导致孩子的主动脉弓不再生长,成年后变成主动脉狭窄。”为了彻底解决问题,王晓舟考虑十分周到。

    一道道艰难险阻,一次次惊心动魄。闯过深低温停循环、心脏复跳、出血等生死关头,9小时过去了,小池主动脉弓降部重建,

    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成功了!

    “他能一下就认出我们”

    从手术室转至重症监护室,医院对小池的护理工作仍不敢懈怠。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一个月后,小池奇迹般地康复了。

    一个生与死边缘徘徊的故事结束了,一个爱与情交织的故事开始了。医疗队与小池一家就此结缘。“只要有机会到洱源回访,我们都会特意去探望他。”副院长范小红说。别看小池是个唐氏儿,每次医疗队到他家门口,他都飞奔而出,抱住医护人员们。“他能一下就认出我们,甜甜地叫我阿姨。”

    经济压力与病痛折磨曾让这个家庭到达崩溃边缘,但现在孩子的病好了,家里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土坯房旁新造了二层楼瓦房,那是小池的新家。

    还有什么比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如花儿般绽放更让人心动,这是典型的“精准医疗”助推“精准扶贫”。“你不动手术,也没人愿意动,这是攻坚。”王晓舟说得很坚定,“我们每到一个新的点,就做好为贫困的先心病孩子长期服务的准备。”十多年间跋涉数万公里,在医疗队努力下,近700名先心患儿及其家庭摆脱疾病阴霾,重获新生。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