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
3
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36家单位现场处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5件,回答口头咨询303项

咨询后,代表和单位互加微信互留电话


人大代表来到咨询台前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咨询。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记者 李静 唐玮婕祝越 王嘉旖

    全市36家单位来到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现场摆摊回应代表建议,接受代表咨询。现场气氛热烈,各单位共接待代表566人次,现场办理代表建议15件,回答代表口头咨询303项。推进垃圾分类、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71路公交专用道、店招设置、住房等民生问题都成为了咨询热点。

    垃圾处理项目未来将更市场化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细节都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我特别关注湿垃圾处理出路问题,民营企业手中不少好技术、好模式还没能参与进来。”市人大代表张正权直奔市绿化市容局的摊位,开门见山抛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上海在布局湿垃圾末端处置设施时充分考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根据张正权的观察,在各类生活垃圾中,上海的湿垃圾处理是一大“痛点”,其中就包括末端处置能力不足,且处置后的产品出路很狭窄这一问题。“我跑了几家湿垃圾处理中心,他们用的技术大多是厌氧发酵,在效率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建议,政府在布局垃圾处理设施时引入更多市场化力量,“有些民营企业手里有好技术,如果加入进来,会大幅提升湿垃圾处理能力。”

    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当场回应:上海在垃圾处理项目上已采用招投标方式,未来发展会更加市场化。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工程,厉蕾代表认为应有相应的财政支持计划,尤其在推进分类之初,应通过政策导向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答复,目前已和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接洽、申请;今后,在推动基层的垃圾分类工作时,不仅仅是压担子、压任务、提要求,还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能否拿睡眠数据检验孩子们减负结果

    教育问题始终是代表们的关注重点,市教委共接待了30人次代表的咨询。封东来代表向市教委建议利用智能手环监测孩子们的睡眠数据,“小学生每天睡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8小时,实行起来似乎有些难;能不能用智能手环的数据检验减负成果?”

    这些睡眠时间都是2007年我国为增强青少年体质而确定的“国标”。但现实中,上海市中学生的睡眠状况远未达标。近期调研显示,上海超半数未成年人每天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不足1小时,大多数未成年人存在睡眠不足、体锻不足和闲暇不足的问题;仅有34.6%的小学生睡眠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26.8%的初中生睡眠时间在9小时及以上,27%的高中生睡眠时间在8小时及以上。

    孩子们睡眠时间不足,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应付繁重的学业。封东来建议,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设立中小学生睡眠数据库。“监控睡眠时间只是一种手段,要治本还得加强综合治理,逐步降低各类考试题量,增加课堂效率,真正减负,遏制  ‘剧场效应’‘题海战术’‘重成绩不重教育’等乱象。”市教委现场做好记录并回应,将会考虑这一建议,进一步调研并改善中小学生睡眠情况。

    “因街施策”凸显区域文化和美学表达

    市人大代表孙慧来到店招的管理部门——市绿化市容局的摊位前咨询。“很多街上的店招样式、颜色和字体等高度相似,灰灰的色调既不美观也不能体现商店和街区特色,有特色的连锁店也没了风格和辨识度。市容市貌管理需要规范,但如何规范?哪些需按标准统一?哪些又可以留给企业让其自主操作,以保障文化和商业的多样性、个性化?”

    市绿化市容局景观管理处处长丁勤华解释,到目前为止,本市市区两级都没有要求统一店招的文件。近几年,全市确实在整治店招,但总体趋势是一边整治陈旧隐患店招,一边全面提升店招品质,在保证城市安全环境基础上,使得商店招牌与街道文化风貌、街区区域特征、商家经营物品等相协调,凸显区域文化、街区文化、建筑文化、商业品牌个性和美学表达等。

    目前,市绿化市容局已出台户外招牌设置指南、设计导则等文件;在各区建设示范道路,邀请社会各领域专家建言店招设置;在全市评选最美、最有个性店招等。“上海店招面广量多,共有约30多万块,管理有难度;店招频繁变动,要求所有店招既安全、又艺术,且与商业特色融合,需要过程。”丁勤华表示,接下来,除了加强培训、指导街镇管理人员外,市绿化市容局还将联合各方,尽快为城市每条街的店招都做一个设计导则,“因街施策”。

    记者看到,咨询最后,代表们和各部门负责人都会互加微信,互留电话,以备后续追踪事件办理进度等。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