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26日 星期六
6
圆桌论坛

一条条地铁线“串”起整座城市


俞光耀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未来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就是地铁,第二个是城市快轨,即通向郊区的线路将来都会是时速为100到150公里的城市快轨,还有一个就是部分区域内的有轨电车

    ■本报记者 唐玮婕

    地铁是一个传统而又现代的话题。上海在1993年开通了第一条地铁,如今的里程已经是伦敦、纽约的1.5倍左右,每天平均客流量超过1千万人次。世界地铁协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上海地铁的发展,是世界地铁历史上一个奇迹。

    上海地铁的发展会有哪些新方向?在复旦管院新年论坛上,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以“瞰见未来之大出行——申城地铁,通向都市新生活”为主题,向大家“剧透”了上海地铁的未来故事。

    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代表未来

    地铁改变了人们的城市出行和城市生活方式,很多人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已经离不开地铁。最新的数据显示,上海地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05公里,日平均客流量超过1000万人次,工作日可以达到1150万以上,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250万人次。

    据俞光耀介绍,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20条线路,运营里程超过830公里,“目前,我们在建的地铁还有128公里,包括14号线、15号线、18号线。”到2035年,上海将建成“一网多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一网多模”具体是什么概念?它是指上海的城市轨道交通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个就是地铁,第二个是城市快轨,即通向郊区的线路将来都会是时速为100公里到150公里的城市快轨,还有一个就是部分区域内的有轨电车。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对上海批复了6条地铁线和3条市域铁路,包括1条崇明线,崇明“地铁梦”即将成真。

    在俞光耀看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代表着地铁未来的技术方向。而上海地铁也抓住了自身的后发优势,不断推广新技术。

    就拿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来说,已经开通的浦江线就没有驾驶室,让老百姓有完全不一样的乘坐体验,在建的14、15、18号线也都将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在设施设备的互联和在线监测上,上海地铁则运用了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技术,把在线的一些设施设备运行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俞光耀透露,“未来,我们还会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替代现在人工管理大客流方式。”

    向综合服务的地铁网络转型

    俞光耀表示,上海地铁正在从单一的交通运输功能向综合服务的地铁网络转型,“首先,我们要有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城市地区规划要围绕地铁线路来展开。例如,站城一体的地铁上盖开发模式,建一座车站就是建一座‘城’,建一条线要把这些‘城’串起来。老百姓的出行、居住、工作、消费、娱乐等需求都可以跟地铁联系在一起。其次,地铁要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融合,不仅包括地面公交、小汽车,还可以与共享单车连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未来,互联网汽车也可以与地铁沿线的车站衔接在一起。”

    与此同时,人文绿色地铁成为新时代人们的需求。“让地铁变为可阅读、有阳光、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化之旅,成为绿色、环保、健康地铁。”俞光耀透露,“我们要让乘客进入地铁以后看得到作品,学得到知识,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感受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在绿色节能方面,全网制动动能回收85%以上,车站和列车的风水联动双变频环控系统可节能20%,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兆瓦,还将自然阳光引入地铁车站。

    俞光耀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超大规模地铁网络运营管理模式,按照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方向,向综合服务的地铁网络转型,打造安全高效、智慧人文、品质品牌地铁,努力把地铁打造成为‘上海服务’的新名片。”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