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1月08日 星期二
6
国际;公告

俄罗斯抓捕美国人保罗·惠兰10天后仍相对沉默,并无“复仇”快意

“间谍案”折射俄美有限对抗


身份成谜的保罗·惠兰在俄罗斯被捕,再一次搅动了俄美关系。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刘畅

    距离保罗·惠兰在莫斯科被捕已过去整整10天。这10天对于俄罗斯和西方来说都不轻松:本该欢度新年和东正教圣诞长假的俄罗斯,因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爆炸事故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39人遇难对俄罗斯来说相当沉重。围绕爆炸原因众说纷纭,也让俄民众对国家安全忧心忡忡。另一边,随着惠兰身份的不断曝光,美、英、加、爱的四重国籍,让俄罗斯再一次面对小型“西方集团”的集体压力,这一幕很像去年3月斯克里帕尔事件后西方集体制裁的重演。不同的是,这次率先发难的是俄罗斯,但相对沉默的也是俄罗斯。

    “间谍”还是“人质”?

    尽管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以“间谍嫌疑人”的身份逮捕了惠兰,但现在把他称之为“间谍”还为时尚早。不过在官方消息尚未公布之前,各路媒体已经对他的身份形成了两种几乎对立的看法:以The Du r an为代表的美国右派媒体在引用英国独立调查机构Be l l ingca t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几乎斩钉截铁地认定惠兰“间谍”的身份。

    首先是因为其复杂的人生履历。现为汽车零件供货商博格华纳安全部负责人的惠兰,1994年曾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并于2004年和2006年两度被派往伊拉克。根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披露,惠兰在伊拉克时曾被发现偷盗超过1万美元的公共经费,并因盗窃罪和其他15项罪名于2008年被海军陆战队开除。惠兰的孪生兄弟戴维·惠兰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全家仍以当年保罗偷盗的历史为耻。

    第二,惠兰在海军陆战队任职期间就与俄罗斯接触。公开信息显示,他的“俄罗斯故事”相较于“海军陆战队经历”更为正面。据戴维介绍,2006年,惠兰曾利用两周的假期访问俄罗斯。此外,惠兰还有一个注册10年的VK(俄版脸书)账号,这个并不常登录的“僵尸账户”会发一些其在俄坐火车旅行的照片,以及偶尔对美国政治的简单评论。从VK上为数不多的“好友”来看,惠兰在俄罗斯的“朋友”多为男性,身份多为俄海军、国防部及下属机构人员。根据《纽约时报》的调查,与惠兰接触过的俄罗斯人大多觉得他“友好”,是一个“开放的美国人”,且热衷于俄罗斯文化。据称,惠兰在学习俄语,尽管交流时仍以谷歌翻译作为工具。

    此外,《纽约时报》援引不具名消息称,此次惠兰来俄罗斯也是为了参加一名当时海军陆战队战友的婚礼,该战友娶了一位俄罗斯姑娘。“不过从去年12月22日入境,计划于1月6日离开,这么长的时间,惠兰并未只出席婚礼。”《纽约时报》称,在被捕前五分钟,惠兰曾和一个俄罗斯人在莫斯科大都会酒店见面,后者为其带来一只存储有俄某保密单位工作人员名单的U盘,之后便被俄联邦安全局破门抓获。

    尽管The Du r an援引的证据似乎都指证其确为“间谍”,但以《莫斯科时报》为代表的俄罗斯自由派媒体却认为,惠兰的偷盗历史与  “间谍”身份无关,他更像一个被利用的“俄罗斯文化爱好者”,被设计用来与在美被捕的俄罗斯女公民玛丽娜·布京娜进行“人质”交换。

    抓捕时机很值得玩味

    针对“人质”交换的说法,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5日表示,现在讨论“换人”还为时尚早,“他还没有受到正式起诉,目前讨论是否可能交换嫌疑人既不可能,也不合适。”

    如果不是“人质”交换,那么退一步讲,俄罗斯是否正再次使用“以牙还牙”的外交手段?去年12月13日,布京娜已经在华盛顿法院就密谋作为“外国代理人”认罪,尽管俄媒普遍认为布京娜受美国  “非正常”手段诱使认罪来换取减刑,但这场从7月开始,拉锯了5个月的“俄罗斯美女间谍案”最终以俄罗斯落败告一段落。

    《纽约时报》援引普京在去年年度记者会上的话说:“国家间的复仇原则就是以牙还牙。”这确实符合俄罗斯一贯的外交作风。但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选择“复仇”的时间点很值得玩味。惠兰于去年12月28日被捕,这是布京娜认罪后的半个月,又是俄新年假期的前两天,据“今日俄罗斯”报道,抓捕惠兰的行动经过了周密的计划,“联邦安全局盯了他很久,最后一举抓获”。

    将惠兰投入莫斯科勒福托夫监狱之后,面对美英等国的外交施压,俄罗斯则以长假为借口,反应相对沉默。这种“沉默”表现在媒体的宣传上:事件发生24小时内,俄主流媒体只进行了简单报道,并未表现出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意。此后对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爆炸事故的报道更是转移了公众对惠兰事件的注意力。

    很显然,这符合当下普京处理与西方关系的策略,即在具体问题领域“有仇报仇”,但是不进行扩大,在回归“外交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与西方国家有限对抗。

    除了想与西方关系有所缓和外,有限对抗的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正在面临“国内安全困境”:是打造世界杯时期的开放友好形象,欢迎八方来客,还是强调国内“安全至上”?诚然,前者对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和经济有双重益处,但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安全事故和“间谍案”这种涉及国家安全的事件更牵动俄罗斯民众的安危,也更关乎普京的支持率。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