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5
视点;要闻

乡村振兴的接力跑 读懂中国的闪光切面

专家认为,影片《春天的马拉松》探索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创作的有效路径


《春天的马拉松》海报。

    随着主人公方春天一路奔跑,新农村的如画风景与基层治理的重大成果徐徐铺展在观众面前。上海出品影片《春天的马拉松》上映一周有余,赢得观众与业界不少好评,被视为一部为时代立心、为民族铸魂、为人民抒情的现实主义佳作。昨天,该片创作研讨会举行。专家们认为,该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题材创作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它源自中国乡村振兴的蓬勃进行时,归于上海电影对农村题材、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有来路,亦有归途。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喻之为“一场和谐向上的接力跑”“读懂中国的一个闪光切面”。马拉松是故事的背景,也具有现实层面的意义——它是奔跑在长三角广阔沃土的马拉松,是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马拉松,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乡村振兴马拉松,更是新一轮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丰满现实主义创作的马拉松。

    创新视角与中国发展同步

    物质生活富裕后,品品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要想读懂中国,需从农村开始;要想理解社会,需从基层起步。”在饶曙光看来,剖析《春天的马拉松》,这句话颇合时宜,因为影片的指涉完完全全来自新时代的中国乡土。浙江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范志忠也从本土立场出发,证实该片“满是泥土气息”,将是中国电影史在未来谈论改革开放题材时绕不开去的有分量之作。

    专家认为,该片不取脱贫扶贫的素材,而往新时代人民的精神世界打一口深井,不失为可取的创新视角。如果说当年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是在改革初期“索权”,那么今天浙东农村的“36条”便是“锁权”,把小微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从“索权”到“锁权”,一字之差,反映出的实为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理念上的进步。

    从这一角度看,《春天的马拉松》的成功释放了一个信号:当代中国电影,需要关注中国人民“富起来”后的需求,品品我们身边人精神世界的富足或困顿。

    现实主义手法

    耐心地陪着乡间的人与事,磨出清新与知性

    作为一部为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春天的马拉松》予人最深刻的观感,一则来自赏心悦目的画面,一则来自清新诗意的叙述。真切、诚恳、清新、自然,这些都是研讨会上关于该片艺术特色的高频词。在专家们看来,江南乡村生活的诗和远方,能在大银幕上呈现得淋漓极致,技术上归功于4K镜头、航拍等技术的运用,但更重要的是存于主创的叙事策略。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用“兼顾雄鹰飞翔与小鸟鸣叫”形容该片。要将条条框框的制度转码为影像是桩难事,要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图内化于心,更难上加难。所幸,主创吸取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思想精华,才塑造出了方春天这位事无巨细一件接着一件办的基层干部形象。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郑大圣以导演的同行身份,揭示了影片能与江南气韵融为一体的堂奥。“影片里那些动人的细细琐琐,都来源于生活的实况。”他说,夏晓昀导演没有走捷径,始终在深度调研里找真人找真事,耐心地陪着乡间的人与事,这才磨出了清新与知性。

    此外,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上海影评学会会长朱枫等不约而同提到了“复归传统”。在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曾诞生了《李双双》《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等一系列具有浓郁江南特色、海派风尚的农村题材影片,与其说这是上海电影人关注农村创作的传统,毋宁看成,这是海派电影现实主义的传家宝。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