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10
人文聚焦

上海的人文环境让他成为现在的他

——访从上海走向国际的青年钢琴家张昊辰


    ■本报记者 姜方

    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从上海走向国际的青年钢琴家张昊辰与著名指挥家里卡尔多·夏伊执棒的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合作,日前分别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莫扎特《c小调钢琴协奏曲》。上交音乐厅内,张昊辰加演的勃拉姆斯《A大调间奏曲》一曲奏毕,台下所有观众默契地停留了片刻,当余音散尽时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自幼在上海学琴长大的张昊辰告诉记者,他的性格养成和艺术观的建立,都与上海的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江南文化特有的含蓄内敛的气质注入了他的性格,而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特质,则让他对艺术世界永葆好奇之心。“我能成为现在的自己,无法忽略这片故土对我的深刻影响。”

    近年来,张昊辰每年的音乐会数量在60-70场,足迹遍布世界。今年五月,他来沪参加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献上其国内户外音乐会首秀。“上海是国内户外音乐会的先行者。在与外界所隔绝的音乐厅内部演奏,音乐家往往会正襟危坐;户外演出让演奏者更为放松,流通变化的自然氛围将使观众更惬意。”张昊辰坦言他很喜欢回家乡演出,“因为上海有活跃的古典音乐市场、兼容并蓄的舞台和高素质的观众”。

    舞台上,对音乐内涵的不断探索,让张昊辰的演奏具有内省特质;而扎实的演奏技术,帮助他更细腻地呈现心之所想。在张昊辰看来,演奏者演绎作曲家的作品或多或少带有“翻译”性质。作为一个中国演奏者,如果要“翻译”外国音乐家的作品,需要在对其“语言”及背后社会背景都了然于胸的前提下,再呈现“译者”自己的某些特点。而张昊辰在演奏时,试图展现东方人特有的表达方式。在谈到钢琴家的“炫技”问题时,张昊辰则直言,“你需要抗拒这种诱惑,最终让你的手为心弹奏,而不是让心为手弹奏。”

    “不少西方人说古典音乐变得越来越小众了,但我觉得它恰恰凸显了一种尽可能与消费文化保持距离的清醒——那些沉淀了几百年的艺术作品仍旧活在今天,不为频繁更迭的浮躁潮流所撼动。”而在中国,张昊辰发现古典音乐成为新潮流的同时,吊诡现象也屡见不鲜:琴童数量水涨船高,但部分家长纯粹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让孩子学琴,却不会带他们去听音乐会;某些观众过度沉迷艺术家的文艺气质,能对古典乐作出有批判性听觉体验鉴赏的人却并不多……“我希望在未来,更多人能从喜欢古典音乐的表象走向品味内核,从中真正获得教育和熏陶。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我充满信心。”

    张昊辰看到,有些古典音乐从业者可能收藏了100万张唱片,却说不出一句音乐本身以外的见解。事实上,真正伟大的作品——无论是文学还是音乐,恰恰不是闭门自修的产物,相反是深深扎根于社会,和自身所处的时代境遇紧密相关的。“如果不想和这个社会脱节,就应该尝试和练琴之外的更多事情发生关联,不仅关注创作或演奏风格的层面,更需要用灵魂去观照我们生活的世界。”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