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7
文汇教育

学术圈不是名利场 科研本色是“安静”


    ■樊秀娣

    早前就听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诺贝尔奖得主的特殊待遇,是为其提供一个校园内的终身停车位,对此一直印象深刻。不久前又听说,美国密苏里大学对该校自1839年建校以来的首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史密斯授予了至上的荣誉:一个专属的自行车停车位。

    据媒体报道,包括布朗大学、杜克大学、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的诺奖得主们都有  “黄金”车位——许多车位上还写着“诺奖得主专属”。对于  “黄金”车位的“黄金”价值,伯克利校方做了最精辟的解释:诺贝尔奖是荣誉,不需要用利益或特权来显示,提供专属停车位就是对荣誉致敬。

    致敬荣誉,道出了科研工作的本质。科学研究是发现真理、揭示真相的崇高事业,广大科研工作者甘愿几十年坐“冷板凳”,完全是出于对内心对于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在常人眼里,科研工作“曲高和寡”,是单调寂寞的苦差事,而在科学家心目中,这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刺激的有趣乐事。而且,在学术科研领域,最令人尊重的是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和投入,得到满意研究结果的科研劳动有价值,没有得到满意结果的劳动付出同样珍贵无比。所以,把诺奖视作荣誉,是对科研工作最深刻的理解,是对获奖者的祝贺,更是对科研劳动至高无上的敬意。

    科研的世界,博大而单纯。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获奖时还只是滑铁卢大学的副教授,她从没申请过正教授。一个副教授职称就够了,如此淡泊名利,足见唐娜的世界多么简单和纯粹。而另一位与她同获物理学奖的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不久前在北京大学与师生交流时,说的最多的是“要有平常心”。他说,“在我看来,得诺奖固然好,没得,就好好工作。只要你潜心研究,尽你最大努力,以你的研究造福世界,就很好了。”穆鲁的话,诠释了国人推崇的“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人生境界。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也有这样的“平常心”。他获奖后推迟召开新闻发布会,照常去给本科生上宏观经济学课程,如此淡定,恰恰体现了一位学者内心的高洁和超脱。

    学术圈不是名利场,“重赏”压不出“高产”。要按科学的内在规律办事,在保障科研人员体面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扭转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学风。

    为此,首先要纠正把国家科研项目视为“名誉+经费”的简单认识,扭转项目申报过度注重申请人的头衔、资历的倾向,而是要让科研经费分配、使用回归科研需要的本身。对科研项目的评审、鉴定,要更注重项目成果本身,更注重看取得的实际效果,而不能由项目负责人“自说自话”。

    同时,作为制度保障,要坚决严惩各类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丑恶现象,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学术不端行为,违背学术道德和科研守则,不仅造成国家科研经费大量流失,还让中国科研的国际声誉遭受严重破坏,同时也使广大遵纪守法、诚信自律的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利益受到极大侵害,对这一类的“害群之马”绝不该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姑息。

    上月,科技部等五部门发文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这一反“四唯”专项行动,势必会进一步改变一些用人单位过分看重  “帽子”效应而不顾人才实际使用价值的错误导向。

    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求实、民主平等、敢于质疑、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创造安静、宽松的学术环境,让各类人才都能潜心于各自的职责和使命,最终拿出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这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最大心声,也是中国科研迈向一流的必由之路。

    (作者为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