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
2
要闻

沪上中小学以节日为载体,准备丰富多彩系列活动

学生“玩转中秋”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杨浦区二联小学的学生们制作“祈福莲花”,寄托对自己、对家人、对祖国的美好祝福。(二联小学供图)

    ■本报记者 张鹏

    中秋节是承载着故乡情、家国情的文化基因纽带。记者了解到,沪上不少中小学以中秋节为载体,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玩转中秋”系列活动。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们的课堂、家庭和生活中,学生们在体验中喜欢,在喜欢中热爱,在热爱中传承传统文化。

    扮演嫦娥姐姐的女生,身着长裙,手牵玉兔,怎一个“仙”字了得;扮演作家朱自清的男生站上讲台,声情并茂地背诵了《荷塘月色》一文,唯美的字句令人沉醉……为了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昨天,世界外国语小学的师生们纷纷穿上了带有中国元素的服饰,颇有“仪式感”地迎接中秋佳节的到来。

    身穿一套禅服、戴一副圆圆的墨镜,世外小学数学教师龚豪刚走进教室,立刻引来了不少学生们的围观。在数学课开始之前,龚豪和学生们一起背诵了几首与月亮相关的诗词,“其实,传统文化与数学也息息相关,比如在讲述‘圆’相关知识时,我就会给学生们讲一讲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故事。”

    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拿着冰皮月饼制作的食材,在家里与父母一起制作月饼。 “真不敢相信,这个月饼竟然是我自己做出来的,爸爸妈妈也给我点赞!”一位二年级的小男生开心地说。一些小学还组织学生把亲手制作的月饼送到了临近社区的空巢老人手中。黄发垂髫一并赛诗、品尝月饼,场面温馨快乐。

    在杨浦区二联小学,造型不同、颜色各异的兔儿爷不仅成为了孩子们的新朋友,也点燃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兔儿爷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祭拜兔儿爷呢?”“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小兔子吗?”……学校大队辅导员常杰邀请学校的科技教师收集学生们的疑问,还就此开设了《说说月亮上那些事儿》的科技微讲座。科技教师让学生们用卡片制作相关教具,描述月亮 “阴晴圆缺”的道理,还普及了“月球玉兔车”的相关知识。沉浸在学校设置的各种节日活动中,不少小学生在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趣味性。常杰说,有些学生甚至会进一步自发去研究、调查节日背后相关的知识,将新知识传播给了老师和同学们。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