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22日 星期六
2
要闻

这个周末,上海将推出千余场群众文化活动,营造浓浓节日氛围

迎中秋佳节,以月圆之名亲近文化传统


    ■本报记者 李婷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除了吃月饼、聚餐等“标配活动”,传统佳节还能怎样过?记者获悉,中秋节前后,上海将推出千余场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以月圆之名,亲近文化传统,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

    赴“中国风”的游园会,在明月下共度佳节

    中秋节又称“月节”“月夕”,赏月自然必不可少。中秋节当晚,“第六届传统节日社区欢乐行”暨“我们的节日·2018上海旅游节唐韵中秋”公益场活动将在桂林公园举行,邀请市民在明月下共度佳节。在以中秋月文化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演出中,《月是故乡明》《春江花月夜》等经典咏月诗歌、《幻月》《鹿之远音》《梅花三弄》等中华经典乐器演奏以及原创华服舞台剧《中秋拜月》将轮番登场。与此同时,中秋灯谜、节日民俗手工艺现场表演、华服游园秀、中秋习俗文化展示、中秋典故、“树中秋”等一系列互动交流活动将散布全场,让人们享受传统节日习俗带来的愉悦。

    夜幕下的金平路步行街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从昨晚开始,闵行区在此一连三天推出“金平之夜”2018上海南滨江广场文化节,邀请人们走出“日常”,过一过“非常”的日子。主舞台和副舞台上,广场舞、打击乐、独角戏、杂技、滑稽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引得台下欢声笑语不断。现场设置有发光互动地板、发光秋千、荧光涂鸦等游乐项目,引得大人小孩们踊跃参与。魔术师、雕塑铜人、小丑等街头艺人游走在人群之间,为人们送去欢乐。

    传统文化集市,市民的过节“风尚”

    中秋人团圆,参加传统文化集市已成为不少市民的过节“风尚”。9月23日,市群艺馆将迎来一场“中国风”公益集市,活动聚焦传统文化,分为“匠慧人心篇”“中秋说古篇”“彩云追月篇”三个篇章。一楼、四楼的集市上,结艺、刘氏柳编、糖画等非遗技艺传承人将一字排开,施展手上绝活,呈现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新面貌。当天还将举办一场传统文化定向挑战赛,模仿戏曲身段、泼墨挥毫、吟诵诗词文赋,众多主题任务等待市民攻关。

    今年的秋分在9月23日,与传统佳节中秋紧密相连,这一天,“节气中国 诗意江南——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创新系列活动”将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推出首个节气雅集。古典诗词诵读、古琴演奏、香道花艺、手工蒸制桂花花露、时尚版画作品欣赏……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带领人们通过“看、听、闻、触、品”五种感观,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节气之美。

    中秋也是赏戏的时节,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产生了 “百名校园戏曲之星”。9月23日,上海市保利大剧院将举行“传·承”校园中华戏曲大赛颁奖展演,来自校园的未来戏曲之星将登台展现风采,一个兰花指、一个剑指,一个转身、一个碎步……无不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

    民俗专家陈勤建指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都是大规模的集体项目,而且为满足节日内容的需要,演变出种类繁多的形式,成为独特的文化图景。世界范围内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凝聚,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样内容、形式都饱满的传统节日。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