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9月10日 星期一
7
教科卫

在这个教研室,一代代年轻人在接棒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讲述人:郑时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市教育功臣)

    “罗小未老师不仅是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教研室的开创者,也把治学的风范定格了下来。”

    在同济大学的讲台上一站,37个年头过去了。一头鹤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既是桃李满园的名师,也是沪上知名建筑师。他的名字和上海这座城市里的很多建筑、公共空间紧密相关。郑时龄曾参与南浦大桥的建筑设计,主持设计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格致中学、外滩公共服务中心等50多个项目,还参与过上海大剧院、上海科技博物馆、黄浦江两岸城市设计等重大项目的策划、评审和咨询工作。

    “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位好老师。仔细回想起来,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学生时代遇到的几位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今年教师节前夕,郑时龄被授予 “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说来也巧,在他获奖的当天,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电话那一头,是一位已经90多岁高龄的老人。郑时龄说,这是他高中时的教导主任。原来,老人家从报纸上看到了郑时龄被授予 “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消息,专程打电话来道贺。

    “我当时在复兴中学读高中,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遇到了几位好老师,他们都十分敬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培养。”郑时龄记得,高三毕业前夕填志愿时,语文老师建议他报考中文系,因为他中文底子好。美术老师认为他应考艺术类专业,这样才不浪费他高超的绘画功底。关键时刻,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的胡冠琼老师把郑时龄叫了过去,师生俩很认真地讨论了一番,最后建议他报考建筑系,这样就同时满足了他语文、数学、美术学科都好的特点。

    如愿进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郑时龄于1981年留校任教。在郑时龄历年为学生开设的多门专业课程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门要数建筑评论课。这门首次开设于1992年的专业课,是郑时龄当时为建筑系的本科生讲授的,也是全国院校同类型专业中开设的第一门建筑评论类专业课。

    “当初之所以开这门课,是受我的博士生导师罗小未先生的影响。”郑时龄说,早在他本科三年级时就听过罗小未的一门课,专门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先生的旁征博引,令他受益匪浅。后来,他跟随罗小未读博,更是耳濡目染,意识到建筑学不仅仅是要会 “画建筑图纸”,还要懂得建筑的历史,对于 “什么建筑是好的”要有明确的判断和鉴赏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有感于国内高校建筑系的授课总体偏重于专业技术讲授,郑时龄在当时没有教材和现成参考素材的情况下,推出了一门全新的、涉及内容和结构都极为庞杂的建筑评论课。他一边收集材料、一边开展教学,并于9年之后整理出版了专著 《建筑批评学》,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建筑评论的系统方法。 “历史、理论、评论,这在建筑理论教学中应该是三位一体的,我们应当给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郑时龄说。

    今年教师节前夕,郑时龄专程去看望了罗小未老师,请她和她的丈夫李德华先生一起,为一幢1947年建造的文物建筑的修复作鉴定。

    “已经90多岁的罗先生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工作态度依然严谨,和过去一模一样。”郑时龄颇有感触地说,罗小未先生不仅是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教研室的开创者,也把治学的风范定格了下来。 “在我们这个教研室,一代代的年轻人在接棒,但这种严谨的学风没有变。”而这,就是师道传承的力量。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