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
5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最好的时代,科学家更要不忘初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谈“创新环境”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建设创新型国家、释放创新活力,每年的全国两会上,这一话题都颇受关注。关于创新环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的看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初心。科学的初心,不该是论文数量、头衔帽子,甚至不是诺贝尔奖。不谈大道理,丁奎岭对“科学初心”的执着有事实证明———近十余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已成为本领域顶尖研究机构,但其论文数量没有太大增长,作为所长,丁奎岭最关心的不是论文的数量。

    最好的时代,科学需要回归本质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丁奎岭给予高度评价。他最有体会的,就是在李克强总理谈到2018年政府工作建议时,第二条就是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系列考虑,这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先地位:“作为科技界委员,我感到很振奋,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也是沉甸甸的。”

    丁奎岭说,在参加政协会议讨论时,包括他在内的许多科技界委员都提到中国科研目前的“三个最”:中国是全球做科研最适合的地方;当下的中国是历史上做科研最好的时代;中国也是对科技创新需求最为迫切的国家。

    当然,我国尽管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丁奎岭也坦言,目前我们的进步主要还是点上的、局部的;未来几十年,我国基础研究的突破态势需要从“点”到“面”:“如果我国科研整体实力能够提升为‘青藏高原’高度,那自然就会涌现出‘珠穆朗玛峰’。”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无疑是遵循科学规律,以全球视野前瞻谋划,发挥制度优势,不仅能够组织大的科学工程和计划,还要为原始创新提供土壤,为自由探索留出空间,突出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换句话说,必须要让科学回归科学的本质。

    不唯论文并不代表没有期待和动力

    作为上海有机所的当家人,丁奎岭对科研人员一直没有什么论文方面的要求。他告诉记者,近几十年来,上海有机所甚至不要求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发表论文———在国内,这种“宽松”相当罕见。在丁奎岭看来,学术成果的价值才是第一位的,如果科学家能做出成果,那么他一定会有好的“论文”。

    不唯论文并不代表没有期待、没有动力。丁奎岭相信一句话,在科学的世界里,格局和愿景有多大,成就就会有多大。他一直和同事们强调这样的目标:在有机化学的世界里,科学家的使命就是通过合成创造价值,用创造的分子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上海有机所虽然不追求论文数量,但论文质量却非常高。根据国际权威的英国 《自然》杂志设立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用以衡量论文质量)的评价结果,中国科学院已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科研机构榜首。而在中国科学院下属各研究所中,上海有机所始终位列前茅,其“自然指数”超过了国内许多规模远大于上海有机所的一流高校。

    更多地前往科研“无人区”,而不是“热点景区”

    丁奎岭和他的班子在上海有机所开创了一项新制度,为年轻优秀博士毕业生提供每年20万元的发展奖励基金,帮助他们前往世界一流研究机构和顶尖实验室深造,并且不附带任何条件,甚至无须他们承诺将来回归。丁奎岭说,这笔毫无功利性质的资助,不仅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发展通道,也为后继一流人才的引进提供基础,从根本上营造了重视人才的氛围。在丁奎岭看来,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当科研环境或者评价取向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与其抱怨,不如多考虑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什么;在大环境改变之前,小环境的优化会带来许多不同。

    对于我国科技的中长期发展前景,记者请丁奎岭作一番畅想。出于科学家的严谨,他并没有如科幻作品那样对于具体研究成果和学科进步下太多判断,而是更多地谈到了“初心”。他说,到本世纪中叶,随着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和中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中国科学家一定会得到更多机会实现初心。也就是说,科学家们可以更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而不是“从1到2”跟踪研究;更多地前往科研“无人区”,而不是“热点景区”,从而获取前人所未曾获取的发现;科学家不会再需要关注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会着眼于科研成果能对世界的认知、人类社会进步带来怎样的重大影响。

    (本报北京3月6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