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8年01月14日 星期日
4
综合;广告

为匠人精神立起一座“牌坊”

北京人艺京味儿戏《牌坊》再登首都剧场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列位宾朋仔细听,我唱唱这位老寿星。营造行茂兴是魁首,独占鳌头在京中。五百年前把北京建,工匠们个个显奇能……”12日晚,首都剧场里响起一段别有韵味的京韵大鼓,拉开了北京人艺京味儿大戏 《牌坊》 的大幕。这部由杨立新执导、刘进元编剧的作品经过两年打磨,在全面解读营造行、呈现一段民族血泪史的同时,也为老北京匠人们的风骨和气节立起一座“牌坊”。

    “画栋雕梁有宫殿,大街小巷在画中。彩绘牌楼如项链,串起了咱这北京城……”正如剧中鼓词所唱,《牌坊》的故事就取材于北京中山公园内那座汉白玉牌坊,如今,那上面镌刻着“保卫和平”四个大字,但百年前它的建成却是一段充满血泪和抗争的屈辱历史。

    “如今知道这事的人越来越少了。”为此,杨立新和刘进元两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决心将这段历史搬上舞台。这出四幕话剧在老北京前门外的一座四合院内展开,营造行魁首茂兴掌门人蒯鹤年一家正陷入一场漩涡:为平息八国联军的怒火,清政府答应为义和团打死的德国公使克林德修建一座纪念碑式的汉白玉牌坊,这个屈辱的工程落到了蒯家……

    “石头牌坊当街耸,一腔悲愤有谁听?”鼓词唱出声声叹息,当民族大义与家族尊严乃至家人性命产生冲突,一群普通工匠用各自的方式书写了一段充满血泪的抗争史。其间展现出的匠人精神,不仅体现在专业领域的精细与执着,更有民族精神贯穿其中。

    匠人精神也贯穿着 《牌坊》 的台前幕后。杨立新是北京人艺的“台柱子”,第二次执导京味儿戏的他直言:“这部戏并不好演,没有强烈的悬念和戏剧冲突,观众在舞台上看什么?”相较于2015年底的首演,本轮排演中,杨立新将重点放在了表演及其背后起承转合的细节之上,“戏是人演的,人演到位了,剧情才会合理”。

    也是这种精益求精,才使得这部新排作品日臻成熟,在收获观众“点赞”的同时,该剧也于近日摘得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优秀剧目和最佳男配角两个奖项。据悉,本轮演出将持续到1月 28日。

    (本报北京1月13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