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5
时评;国内

沉睡千年的昆明池重获新生


在汉代昆明池原址上建起的昆明池·七夕公园向游客开放。

图/视觉中国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大秦岭的汩汩清泉经沣惠渠流入新建的昆明池,干涸了上千年的古老昆明池在沉睡千年之后,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虽已是初冬时节,西安市西郊斗门水库(昆明池)试验段(一期工程七夕公园)内,仍可见市民踏访的身影。在汉代昆明池原址上建起的2000多亩地的七夕公园,开放两个月来,吸引不少游客竞相光顾。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此

    历史上的昆明池最早开凿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是古长安城重要的蓄水供水工程,为我国古代第一大人工湖。除训练水师外,昆明池实际上还成了汉长安城的调蓄水库,并兼有防洪排涝、水产养殖和观光巡游等作用,唐代以后日渐干涸,宋时逐渐沦为农田。

    之所以叫“七夕公园”,因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此,这里至今仍有汉朝的牛郎织女雕像、隋朝的木塔寺等历史遗存。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当年修成昆明池后,在池中刻置石鲸,在东西两岸各安置了一尊石像,就是现在民间供奉的牛郎、织女石像,以象征天河。2000多年来,象征“牛郎”“织女”的石爷、石婆隔着昆明池遥遥相望。

    新建的昆明池·七夕公园占地2255亩,其中水面707亩、景观绿地930亩,大量融入了七夕和爱情主题,景观工程有花田林海、游船码头、荷花湿地、七夕鹊桥等景观设施。七夕湖中的“七夕鹊桥”长77米,共77个台阶。公园中央广场的“汉武大帝群雕”则正在建设中。

    柔性治水打造“生命共同体”

    斗门水库(昆明池)项目,是陕西落实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和开展“柔性治水、系统治水”的重大工程,还是全国水利发展改革“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

    2010年陕西省实施的“引汉济渭”工程,于2015年在昆明池旧址建设斗门水库,以完善关中水系、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三秦百姓。斗门水库(昆明池)项目共有六大功能板块,按照“系统治水、柔性治水”理念规划“南北湖”形制。

    据陕西省水利厅介绍,这是一座三等中型水库,设计采用内外湖布局、双水源引水,兼具水源地和防洪两个功能。库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总库容4600万立方米,库周总长14.76公里。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柔性治水,打造“生命共同体”,最终将形成“一池、两湖、三带”。

    据了解,斗门水库为一座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平原水库,是西安水系联通的重要枢纽,为陕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一条路径。该项目在满足西咸新区200万人饮水的基础上,兼顾了沣河分洪、蓄洪和滞洪功能,将会对大西安水系治理、涵养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旅游休闲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按照规划,南湖3.5平方公里,规划为饮用水源地,水源来自“引汉济渭”输配水工程南干线,形成2400万立方米的库容,每年可实现生态补给水量约1100万立方米;北湖7平方公里,水源来自沣河洪水及城市雨洪,形成2200万立方米的库容,承担防洪、水源地保护、景观生态用水及保护古昆明池历史遗存的任务。通过与其他水系连通,既可以防洪防汛,调蓄水资源,又可与长安水系湖泊相连,织罗水网,恢复生态。到2020年底,这里将全面完成水库主体工程、景观工程及周边路网建设;同时,“引汉济渭”工程竣工后,万亩昆明池盛景将重现西安。

    (本报西安11月26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