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一条太浦河串缀起青浦、吴江、嘉善,为长三角带来丰沛资源。 叶辰亮 摄
■主持人:于 颖 本报记者
■嘉 宾:王 振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曾 刚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学良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者按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举措。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长三角重大历史使命,注入强大发展动能。五年来,长三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夜间灯光指数增长57.24%,GDP过万亿元的城市增加到8个,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3小时高铁圈、24小时包邮圈……一体化发展的美好蓝图不断化为生动现实。
未来长三角如何进一步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合力、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出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和引领作用?本报约请三位专家交流研讨。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间,就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推动。进入新时代,总书记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多次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把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王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一些先行地区就已经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根主轴开展积极的探索实践。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更是担起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的战略使命。在当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长三角地区率先实践、率先实现,引领使命更加紧迫。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时间更紧。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分阶段目标: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长三角地区自身就有人口规模巨大、区域禀赋条件多样性的特征,特别是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地区城乡差距,亟待在近中期阶段借助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更快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同时,长三角地区带动长江经济带、带动全国各地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其引领责任将更加凸显。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样本,还将形成可供更多区域推广复制的先行经验和标杆。尤为重要的是,长三角地区聚力提升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集聚功能,以及协同推进的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增强增长极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从而为各地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活跃的重要动能。
张学良:长三角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当好率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和规律的试验田”。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是局部地区率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引领全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与丰硕成果的重要窗口。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长三角三省一市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左右,2022年常住人口2.37亿,经济总量达到29万亿元。如果将长三角地区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在全球可以排到第五位,经济总量与德国、英国相当。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长三角地区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逐年减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共同富裕工作要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这将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一个重要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长三角地区拥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3小时高铁圈、24小时包邮圈……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得以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长三角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发展质量转变,由单一的追求经济发展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转变,致力于全面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培育壮大生态型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直以来,长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以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为全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丰富经验和独特价值。在新一轮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制度型对外开放中,长三角将进一步巩固作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重要桥梁和通道的重要地位。
主持人: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总书记是如何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
王振:总书记不仅谋划长远,更立足当下,提出的具体要求中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提出“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其高规格、跨三个省界的特点,承担了打破行政壁垒的先行先试攻坚任务。2019年11月成立至今,示范区不仅打通了多年未通的省际道路断头路,而且在打通省际政策与制度“断头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突破,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公共空间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是强调“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紧紧围绕这一要求,三省一市力量聚合、联合攻关的力度和行动前所未有。2022年三省一市共同制定实施《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同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三是要求“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针对皖北地区的欠发达现实,国家发改委专门出台《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此后又进一步组织实施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的方案,通过共建园区、项目合作、培养人才等有效举措,皖北地区正呈现出非常积极的发展态势。
张学良:“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串联起了经济、社会、科技、环境、民生等多层面问题,不仅体现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对传统行政区划和治理方式的创新探索,也是以制度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从谋一域到谋全局,长三角地区正从“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想中持续释放澎湃发展动能。
主持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组合拳频出,区域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成效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刚:五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现代化”,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长三角这片土地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容量最大的区域之一:以占全国1/26的面积、1/6的人口,创造全国约1/4的经济总量,全国“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显著。
夯实一体化建设制度构建。长三角已形成了以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市长联席会议等构成的完备协商协调机制。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由三省一市抽调人员组建,大大提升了沟通效能;三省一市人大、政协不断强化地方立法协同和民主监督联动,积极开展联合调研;省-地-县三级管理联动机制运作有序。
优化跨省域环境共治系统。三省一市携手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生态环境效益初现。区域内协同推进太湖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完善区域大气、水等领域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共享,不断落实区域固废危废联防联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浙江与安徽先后三轮共同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诞生于太浦河上的联合河湖长制度,已经成为跨区域水生态治理的重要制度保障,并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
跨地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加速。目前,长三角聚集23个大科学装置、10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5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科创高地初现端倪。长三角的科创已由原先的以技术、人才等要素简单流动为主,向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科技公共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高端人才”全程创新生态转变,推动着从技术合作向知识生产合作的延伸。
张学良:区域共同体并非是若干城市在地理意义上的简单糅合,而是追求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联通、文化文明意义上的各方面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一个互补互助、互惠互利、良性竞合、循环顺畅的有机共同体。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成为跨区域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样本。
发展共同体则更多体现为长三角地区内部各个城市都融入一体化发展,通过人员交流、产业分工、技术合作开发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为例,其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重要的要素枢纽。通过这一“点”,北向拓展带、南向拓展带等多“线”,以及上海大都市圈的“面”,点、线、面相结合,更有利于上海与邻沪地区的进一步联接与合作。
命运共同体体现为长三角各城市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以最大公约数解决关键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长三角地区协同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凝聚生态优势,并逐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在公共服务方面,实现跨区域“一码通行”与医保“一卡通”全域畅通。在文化文明方面,正在加快构建文化发展共同体。
王振:在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入快车道。聚焦国家重大创新需求,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不仅制定形成了非常积极的顶层设计,而且出台实施更具创新性、操作性的一系列配套举措,集合精锐力量,实现项目、人才、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从张江、合肥的“两心”联动,区域合作共建国家级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到行业头部企业揭榜挂帅,引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展现出攻城必有一役的大气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在向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向内开放,成为各地依托上海创新优势、开放优势、枢纽优势构筑其产业优势的共享载体和动力源泉。长三角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既有本地总部,也有上海总部,最为典型的就是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和G60科创走廊起点的云廊,集聚了一大批来自各地的创新中心。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地企业,也充分依托区域一体化发展效应,在更广的区域布局产业生产基地、供应链配套基地,带动长三角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既要有历史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长三角如何以一体化发展的新实践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王振: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动力之源。久久为功,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现代化生态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长三角地区要充分认识区域一体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敢于突破、干在当下的精气神。要把长三角各地发展中的共同诉求,尤其是人民群众、企业群体对一体化的共同期盼,作为扎实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导向和动力;要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着力破解制约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短板瓶颈,推动长三角更快实现现代化,并发挥引领作用。
张学良: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我们既要明确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文化文明共融等各方面的具体指标,也要明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那就是在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路径的基础上,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开放的“四高”迈进。其背后的逻辑体系就是要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针对一些深层次问题要进一步聚焦战略协同,加大改革创新探索力度。要充分发挥好市场力量,聚焦市场基础制度、市场设施联通、市场监管等领域,着力消除市场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增加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最后,要坚持效果导向。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定期检测等方式科学评估一体化的发展成效。更为重要的是,要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上升到中国区域发展实践规律总结与理论创新的高度,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提供鲜活案例。
曾刚:世界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长三角要以内部一体化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更高质量一体化助力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成为全国发展大局的“压舱石”和“顶梁柱”。上海应主动承担起“牵头者”及“协调人”角色,通过与其他三省的通力合作,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个都市圈为抓手,形成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各项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不断提升长三角的发展韧性。同时,以G60科创走廊、进博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临港新片区以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为长三角对内对外发展的创新改革试验田,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科创生态,培育自身动态发展能力,持续放大溢出带动效应,以更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对冲不确定性。
未来长三角应注重致力从“经验”到“模式”的提升,从而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省域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开展优势互补协作新路径,充分发挥跨区域重大项目“一子落、全盘活”的带动效应,加快交通能源项目、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数字长三角项目落地。同时,进一步开展大调研工作,从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政策实施、社会动员、市民参与、治理效能等方面入手,系统剖析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三角模式”。
观点
王振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样本,还将形成可供更多区域推广复制的先行经验和标杆。尤为重要的是,长三角地区聚力提升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集聚功能,以及协同推进的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增强增长极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从而为各地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活跃的重要动能。
曾刚
长三角要以内部一体化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更高质量一体化助力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成为全国发展大局的“压舱石”和“顶梁柱”。上海应主动承担起“牵头者”及“协调人”角色,通过与其他三省的通力合作,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个都市圈为抓手,形成长三角更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各项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不断提升长三角的发展韧性。
张学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串联起了经济、社会、科技、环境、民生等多层面问题,不仅体现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对传统行政区划和治理方式的创新探索,也是以制度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从谋一域到谋全局,长三角地区正从“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想中持续释放澎湃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