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拜年成为新年俗之一,让相隔千里的亲朋好友也能传递祝福。
田兆元 吴玉萍
与时俱进的中国民俗大步迈入网络时代,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的助力下,中国民俗正走向传承与发展的新阶段。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民俗,快步进入了网络时代
民俗是人类不同群体间一种稳定的交流模式与行为模式,由于民俗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所以能够负载文化传统,助力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在政治、经济、艺术和信仰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民俗的形成一般都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积淀,世代相传,所以民俗的群体认同感强。民俗都是生活化的,吃喝穿住形成的生产技艺与消费习俗,生老病死形成的人生礼俗,四时节庆形成的社会风俗,神话传说与表演艺术,地方景观与民间信俗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在默默地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支撑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变化同样也是民俗的特征之一。稳定与变化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在民俗的世界里,二者却是统一的。民俗的稳定性是漫长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民俗不断调整自我,不断进行选择和适应,最终沉淀下来的是最合适的精华。民俗的变化是人类的学习创造特性决定的,人类的进步是不断学习的结果,民俗也是一样。
上个世纪后期兴起的互联网技术,使得传统文化习俗面临着新挑战。信息变得无所不在,民俗的一致性被高度的个性化替代,民俗的传统性、群体性,也被互联网的即时性、个体性在一定程序上所消解了。这就是技术的两面性,一方面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需要求解的新命题。正如《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所说,我们应该乐观拥抱数字化时代,应该看到互联网将更好地造福人类。民俗的变迁与时代同频共振,也会在时代浪潮的助推下焕发生机,这是民俗的特性与使命。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日均上网时间达到4个小时以上,中国人的生活已经网络化。民俗也正式进入了网络时代,激发出更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互联网三种叙事形态,建构新时代新民俗传统
曾经有人惊呼,互联网网页主体都是英文信息,全球中文的网页连15%都不到。但我们很快发现,互联网的国学资源、民俗资源不断增长。同时,互联网平台正沿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参与建构新时代的新民俗传统。
互联网平台以极为丰富的形态,呈现传统民俗的信息;也有很多的创作者,以直播或短视频的形式讲述民俗故事,演示民俗形态。网络教你民俗,从网上学民俗,已蔚然成风。
互联网民俗与日常的民俗叙事一样,都存在三种叙事形态。
第一是互联网民俗的语言文字叙事,告诉你如何传承民俗传统。通过网络了解民俗知识的重要性不在于其正确性,而在于对于民俗行为的选择和关注。如百度发布的《兔年新春热搜大数据》显示,“春节风俗有哪些”“新春祝福语”等进入网友最关心的搜索排行榜前十,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触手可及的“民俗百科全书”。
第二是互联网民俗的仪式行为叙事,引发观众参与,形成当代重要的民俗实践。这类叙事往往提供视频范例,有的是录播教程,有的是网络直播,使民俗技艺的手把手讲述更具实用性与广泛性。如2022年抖音公布数据,过去一年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增长188%,许多濒危非遗通过短视频平台重获关注;2023年1月,也有超4亿人次涌进支付宝五福官方直播间,看文化学者介绍插花、茶艺、中国妆、汉服等中国传统民俗。
第三是互联网民俗的图像与物像叙事,满足了人们的民俗需求和乡愁。互联网海量存在的民俗图片、民俗绘画等,便于人们使用;互联网还提供“民俗小物件”等文化产品的线上卖场,让民俗文化重回当代日常生活。如2022年淘宝平台上的非遗店铺数就超过了3万家,消费者规模已达到亿级。
总之,民俗叙事的三种立体形态,以极大的便利为大众提供相关民俗服务与信息。互联网正成为民俗复兴的重要助推力量。
热闹+时尚:AI画兔、数字人拜年、领非遗“福”字
与互联网零散自发的民众讲述不同,更值得鼓励和倡导的,是互联网平台主动承担民俗传承的使命——从最初的民俗营销,到参与构建民俗生活样态,再到助力民俗经济逐渐升温,推动着传统民俗迸发出新的活力。
春节年俗是传统民俗最为耀眼的时间,近年来不少新年俗持续涌现,如集五福、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就被票选为21世纪“新四大年俗”。可以说,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与平台而生的新年俗,正重塑人们的过年方式,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带来了新气象。
2022年《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就显示,69.6%的受访者会使用发微信、视频连线等方式,作为拜年的主要方式。对于云拜年,69%的受访者认为年味儿并不会变淡,而是会增强。
2016年支付宝推出“集五福”活动,成为最受国人欢迎的新年俗之一,今年则新增了三大科技感玩法:AI画年画、化身数字人拜年、领非遗“福”字藏品。
网友临摹轮廓,系统便可基于AI样本学习创作出年画“兔”。最终,全国人民用AI画出了2.8亿只“福兔”,五花八门的兔子住进了大家的手机里,乐趣萌生,热闹非凡;
也有超1亿人在“福气乐园”化身数字人,互相拜年、换福卡,点燃了1000多万场的数字烟花,观看了2000万次的数字舞龙舞狮;
此外,还有超过6000万个非遗数字藏品,在用户合成福卡后被领取收藏。这些永久留存在区块链上的“福”字,设计源自唐三彩、青石玉雕等12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让集福变成一次带有年味儿的文化传承。
网友评论:在这个数字世界里,整个宇宙仿佛都在为中国年而欢腾。科技感十足的新玩法,让年轻人和数字爱好者“嗨”起来,也为民俗拓展了新的传播空间与呈现形式。
网络民俗广受公众认同,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网络支付与安全风控技术、图像传输与识别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能承受海量网友的参与且不断创造新玩法,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民俗要推陈出新,不是简单地将民俗文化搬到互联网上,依托科技创新为其提供拓展空间,才能真正让民俗走向大众、走向未来。
互联网平台持续开放,助力民俗经济
网络民俗与互联网平台如同是一对孪生兄弟。手机终端在手,用户每时每刻都可与互联网连结,形成自然的习惯并产生黏性,随时随地可用手机参与民俗实践。同时,这些网络民俗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传统的延续,在网络世界以一种新的形式生存,其文化内核还会变得更加坚实。
更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平台已成为民俗经济的重要推手,能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助力实体经济。
网购年货的新民俗,就极大带动了春节期间的公众消费。如2022年12月启动的天猫年货节,就推动年货、兔年拜年服饰等成为热门搜索词;2023年货节开始一周后,京东上“年货”作为热搜同比飙升226%,“烟花”的搜索量更是上涨248倍。
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也成了平台助力商家经营的数字化工具。今年1月,众多商家机构参与的五福专场生活号直播,总观看人次达到近14亿。如上海豫园商城借助飞龙、凤凰等AR特效,让慢直播也充满过年的气氛,单日最高有2400万人次观看,整个五福期间累计超8000万人次观看,大量用户在评论区祈福、换福卡,玩得不亦乐乎。
求职平台“1号职场”通过生活号直播,给用户发福卡并推荐工作岗位,单场观看人次也突破了2100万。据统计,今年的集五福,用户和商家参与规模均为历年最高,用户参与热度同比上涨近3成,参与的商家小程序数量也是去年的30倍。可见其经济效益同样可观,扎扎实实地推动了内需,帮助着经济的恢复。
种种案例都说明:民俗的文化价值,正在互联网平台的持续开放中,转化为巨大的商业价值,朝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延伸。
网络时代成为新民俗构建认同、传承发展的良机。当然,这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责任担当,离不开亿万网民的倾情参与,离不开管理机构的引导和监督。网络科技与民俗经济是新民俗发生认同的两翼,而文化内涵及其实用功能是新民俗成长的灵魂。
变化的是民俗,不变的是浓浓年味;“变”的是更创新的表达方式及载体,“不变”的是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年味更浓,民俗也能更好踏上新路——传承千年文化,凝聚国人共识,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网络民俗已来,这是中国民俗的复兴,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盛事。
(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