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理论界组织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11月18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姜延军
在高度评价并革命性改造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这一理论深刻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民族区域历史将日益走向世界历史。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
以世界历史理论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着眼“中国”,也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当前,不少西方学者和政客不断炮轰“全球化”,推动“逆全球化”“断链”“重组”,他们难以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科学逻辑。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以世界历史理论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着眼“当代”,也前瞻“未来”。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必须以历史思维和发展眼光看待和思考现实问题,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内在逻辑。历史地看,每一个“当下”,也同时具有“过去”和“未来”意蕴——历史是过去的当下,当下是未来的历史,反思过去、考量当下、前瞻未来是贯通的、统一的。正是基于这种宏大的历史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在反思历史中把握大势、汲取智慧,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决议,并在反思历史中为考量当下和谋划未来提供智慧支撑,从而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然”(是)和“应然”(应该)的张力中寻找一种动态平衡。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以世界历史理论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相对分立,也浑然一体。虽然从构词和语法上说,“世界历史”是一个“合成词”。但从思想内涵上,我们不应该把它作为“合成词”来认识和理解,而应该作为一个“单纯词”来定位和把握——“世界历史”是一个事物,是一重维度,是一种眼光,是一个规律。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亦如此。“中国化”与“时代化”虽然有所差异,但这种差异和分立是相对的,不能离开“中国化”去推进“时代化”,也不能离开“时代化”去推进“中国化”。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世界历史理论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要理论创新,也要实践创造。马克思恩格斯深刻阐明,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以世界历史理论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仅依托客观规律性,也依托主观能动性。如同世界历史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具有规律性、前景性,也内含着主体性、能动性。当马克思主义强调“规律”时,“人”的因素已经在里面了,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新时代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等不来、也要不来,我们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殚精竭虑推进理论创新,撸起袖子推进实践创造,努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作者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教授)
打造超大规模经济体产业发展优势
■干春晖
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需要依托超大规模经济体,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经济前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中国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14万亿元的超大规模,占全球的18.5%,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大规模是一个不易被模仿的门槛,一旦某种优势是基于这种超级规模,就具有独特性、持久性,基于这种优势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发展优势在短期内就不易被模仿、学习或超越。而基于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已经初见端倪,在一些规模经济特征比较明显和初始研发投入规模巨大的领域,如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一些领域,我国的超大规模优势已经初见端倪。如何进一步依托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市场规模优势、生产的规模经济优势、研发和创新优势、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把它转化和打造为中国产业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下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经过多轮内部增长动力的调整和转型,我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已经逐步由出口转向更多依赖内需,从而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国内市场。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动力造成较大冲击、外需急剧收缩时,我国立足扩大国内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又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经过三轮大的内部增长动力调整和转换,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市场是宝贵的战略资源,特别是中国这样拥有总人口超14亿、中等收入群体有4亿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近年来,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快速升级,高速迭代升级的市场需求环境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成功至关重要。在一些诸如数字经济领域,我们拥有3.5亿5G用户,占全球的3/4,基于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数字产业发展的独特本土市场优势也已初步显现。
依托超大规模生产和完备工业体系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有220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全球第一,是很多工业制成品和零部件、原材料的重要制造地,在生产制造环节的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同时,中国是联合国产业分类中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中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这使中国生产高度复杂、高度集成的工业产品时能够具有较低的生产组织和配套成本、较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从而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受到地缘政治博弈、军事冲突等外部因素干扰和破坏的背景下,一个体系较为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具有不可多得的产业发展优势。
依托超大规模经济体的研发与创新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与生产的规模经济性逻辑类似,研究和开发也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对于超大规模经济体,巨额的研发费用可以被巨大市场规模分摊,以实现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的经济性,特别是我们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和集群融合发展,尽快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在一些诸如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具有产业共性技术特征的领域尤其如此。又譬如,在高端光刻机、航空发动机、机器人核心算法、触觉传感器、真空蒸镀机、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所谓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环节,通过巨量的研发投入,重点突破,不仅能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占领产业发展的前沿,也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些产业和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如航空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款成熟的航空发动机需要巨额的研发经费投入,需要十多年乃至数十年的持续试验和改进,依赖机械、自动控制、电子、空气动力学、工程热物理、传热传质等多学科尖端人才的供应,经历无数次试验和失败才能逐步成熟、定型。中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在这些领域可以承担巨大的、持续的研发投入,从而取得成功和国际竞争力。
为了依托超大规模经济体特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市场分割,形成更加强大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我们需要进一步破除供给端的自我约束,改革激励约束制度,让国有企业敢干;加强产权保护,让民营企业敢闯;优化营商环境、稳定预期,让外资企业敢投。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陈康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知行合一的伟大历程,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全球繁荣稳定和世界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从理论上看,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各国都可以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带给世界各国的巨大启迪,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深厚智慧。
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特别是从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建立的一百多年里,中国人的自信心急剧下降,背后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些西方国家取得了大量现代化成果,而同时期的中国却在从农业文明进展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远远落后了。这也是非西方世界普遍遇到的问题,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中,就是下意识和习惯性地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人从此拥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重拾信心、奋起直追;改革开放后,我们进一步拥抱世界、取长补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我们更好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不断深入探究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不仅形成了回答“中国之问”的自信土壤,而且催生了回答“世界之问”的思想担当。
根据一些学者的总结,过去一两百年里海外中国学家提出的核心问题包括:谭中之问(解释中国的话语权),汤因比之问(中华文明传承),彭慕兰之问和李约瑟之问(中西历史大分流),康德拉季耶夫之问(长周期律),以及福山之问(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未来前景)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反映了西方中心主义视角。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意,既包括解构西方话语、去除精神上的紧箍咒,也包括建构中国话语,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要用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去总结自己的经验,确立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和世界的主流叙事,让包括中国学在内的各种与中国相关的理论学说回归中国,更好助力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规律打破西方式现代化的独特神话,更积极地引领全球范围的思想解放。
事实上,西方世界现在固执坚持的“现代化”其实已经不再“现代”,因其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当代挑战,已使全世界停滞良久。相比之下,当代中国赋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中国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发展,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帮助了世界,让近8亿人摆脱绝对贫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贡献了扎扎实实的中国智慧和充满希望的光明前景。
从实践上看,“中国强”必然“利天下”,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为全球安全和全球发展开启崭新潮流,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惠及和激励世界各国命运与共、携手前行的可靠方案。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我们从来都对现代化本身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同时也牢牢坚持独立自主,这都为之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无比坚实的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依靠殖民掠夺、强买强卖、你输我赢,而是一直在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崇尚“君子喻于义”和“宽惠而有礼”。
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踊跃推动者逐步成长为核心引领者和坚实捍卫者,既讲义利兼顾、又讲以义为先,既能锦上添花、更能雪中送炭,致力于通过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互利合作与世界各国一起努力实现共享共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货物贸易年均增长13.8%,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从不足1%升至14.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来,中国进口增量占世界的15.9%,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广阔海洋中劈波斩浪、行程万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贸易大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敢于承担大国责任、勇于展现大国担当。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2020年中国成为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维护全球供应链价值链稳定、守护民生福祉、坚持对外开放和不断扩大进口等方面率先垂范。中国累计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3000亿只口罩等医疗物资,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6亿剂新冠疫苗,坚持全球团结抗疫,努力弥合“免疫鸿沟”。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披荆斩棘。一个正义而又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会不断成为全球各国的好伙伴和好榜样,为世界发展进步和人类走向美好明天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价值重要意义
■王治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意义,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创新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初步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和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创造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全新命题,历史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党带领人民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两步走”战略,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和先导。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做出了深刻阐释,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回顾历史,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党对现代化建设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最终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创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无不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梦想。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神话与传说,否证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作为现代化的唯一模板,有力地表明资本主义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对其他国家奴役的基础上,跨越了所谓的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全新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化建设的完美结合,有效重构了历史进程中的动力机制和能量结构,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关照是激发人民朝向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积极的历史主体性关照。在第二个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更为广阔的历史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谋大同在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实现了内在的契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地建构了新的历史时代的具体历史主体,将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相结合,党的创新理论正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突破各种困难、各种险阻、各种变局。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发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在广大人民主体力量的积极参与下,必将具有更加光明的前景,中国式现代化也会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开辟光明坦途。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