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11-11 第27,41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论苑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理论研讨(一)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理论界组织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11月7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理论研讨会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主办,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校院工作处承办。
      
       “战略布局”的科学性与必然性
      
       ■颜晓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筹划,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
      
       第一,这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的成功推进和拓展,包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上的成功推进和拓展。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都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第二,这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战略布局。从党的二十大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决定和牵引战略布局,战略布局服务和保障中心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为实现党的使命任务制定总体方略、发展规划、行动方案、推进路径,提供了正确的路线图、科学的施工图、完备的计划书、可行的时间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包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又是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内规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布局。
      
       第三,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支撑的战略布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求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框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理论支撑,为这一战略布局明确了指引目标,规定了根本性质,确立了价值准则,提供了科学方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既内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之中,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部署性、方案性,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遵循。
      
       第四,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实践展开的战略布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规律性认识,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实践,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实践要求和实践内涵。就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来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准确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这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逐步推进的战略布局。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未来五年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制定了打好基础、夯实根基的主要目标任务;着眼于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战略布局。
      
       第六,这是存在于二十大各项战略任务中的战略布局。党的二十大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部署了新征程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战略任务。这些战略任务,涵盖经济、科教、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防、外交、“一国两制”、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展现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景图。
      
       第七,这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规律和具有不可逆转大势的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具有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在这一战略布局反映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现代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具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这一战略布局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论和成功实践基础上,反映中国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历史进程融为一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必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胜利。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历史经验
      
       ■李宗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形成了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深度结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历经曲折、坚持不懈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寻得的发展道路,实现了道路选择、制度效能与政党优势三者的统一。它超越了资本主义范畴下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同时突破了社会主义范畴下苏联模式的束缚,区别于传统及其他社会主义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初步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深刻总结和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创造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全新命题,明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历史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好局面,根本在于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实践中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时代大势、发展条件基础上科学谋划、积极作为、顺势而为。
      
       第二,坚持发展战略的一贯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从时空跨度上来讲,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既勾勒远景也描绘近景,用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激励党带领人民为之奋斗,体现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上的一贯性、整体性。同时又在不同历史阶段因战略重点不同呈现分层次、动态式、开放式的特征,体现出连续性、阶段性和时代性,以相互联系和不断递进的发展阶段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党明确“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提出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改革开放之后,党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进入新世纪,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这个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比原先提前了15年,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概念,战略目标上增加了“美丽”这一代表生态文明的内容,使现代化的内涵更加全面,并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细化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步骤和路径。回顾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我们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内涵上不断丰富拓展,在战略安排上层层递进,使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第三,坚持实现党的主张与凝聚人民力量的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则与重要经验,是持续推进现代化事业的政治保障。历史和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凝聚现代化建设的共识,整合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资源,形成现代化建设合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有了整体推进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难探索之路,将实现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其中编制五年发展计划(规划)即是充分体现。
      
       在领导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焕发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首创精神,从而汇聚起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确定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原则,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努力在现代化新征程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文军
      
       现代化是一场世界性的变革,从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来看,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现代化转型,中国现代化曾长期在西方话语体系和实践逻辑下展开,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的实践,而是完全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基于自己国情去探索的现代化。具有直线性、简单性、趋同化特征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模式以及标准,难以有效解释和应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我们应“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建构,深刻认识其在理论形态上的变革与创新。
      
       一是从“西方话语”转向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充满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实践样态,这决定着产生于特定历史文化情境的西方现代化理论难以详尽解释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所遭遇的诸多新现象、新问题,而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提供经验土壤和广阔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也无法脱离世界体系而进行。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建构既要立足本土,也要放眼世界,既要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又要走出西方话语体系,更要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展开对话,积极推动中国经验走向世界。总之,需要提升“理论自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自内而外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此摆脱西方话语体系掣肘,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参照和行动指南。
      
       二是从“结构叙事”转向“主体叙事”和“关系叙事”。传统现代化理论具有明显的“结构叙事”特征,认为现代化是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结构转型,是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和根本性的转变。但随着传统社会结构的加速瓦解和社会发展实践的日趋复杂,“结构叙事”的解释力正在下降,并且不利于我们察觉真实世界中的主体性。同时,随着现代社会多元角色分化的加剧,“人”作为现代化的主体逐渐从“确定性的枷锁”中挣脱,无论是个体认知、心理情感、社会行为还是社会关系的不确定性程度都空前之高。基于人民主体性、能动性而展开的“主体叙事”和“关系叙事”将成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关键。
      
       三是从学科化的“碎片叙事”转向跨学科的“整合叙事”。传统现代化理论采取学科化的研究范式,不同学科习惯于在各自的视野和边界内对所关注的特定现代化领域、议题展开探究。这种学科化研究范式的“人为切割”在推动现代化理论日益专门化的同时,也导致了传统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碎片化”,从而难以有效解释高度复杂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现代化”本该是一个跨学科甚至去学科边界的议题,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以及其他维度的转型之间是高度关联甚至本为一体的。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议题的提出,不仅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真问题”“真需求”为导向,而且要真正搭建起跨学科的研究平台,推动建构能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整合框架。
      
       四是从发展路径的“事实”取向转向“事实”与“规范”取向并重。传统现代化理论偏重“事实”取向的逻辑进路,即倾向于对以往现代化历程和当下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提供理论阐述。在新发展阶段,“事实取向”的滞后性使得现代化理论研究与现代化发展实践之间的脱节愈发明显。因此,积极开拓面向未来的“规范”研究也十分重要,需要通过树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规范”取向来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应当推动“事实”取向与“规范”取向的结合,将“实然”与“应然”的逻辑相统一,以历史为鉴、以实践为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实践现状中探求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动路径。
      
       概言之,不断开创现代化研究的新范式,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既要有“确定性取向”,也要有“不确定性”思维和价值关怀,及时回答时代之问、解答实践之需。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部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释出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确定性,也为全球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注入了稳定性。同时,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挑战不会少、困难不会小,再加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创新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并进,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决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道路 新理论范式 新实践模式
      
       ■唐亚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阐述,并将其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有机相连,形成了全新的理论认识成果,这对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人们重新审视现代化问题,提供了具有强大理论说服力和显著实践绩效的理论与实践参照。
      
       开创了类型化的现代化新型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从领导力量、根本性质、发展特征、阶段战略、路径选择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性的类型化建构。首先,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明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内蕴着人类现代化的发展普遍性和中国国情的发展特殊性双重特性。其次,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均衡化发展特征,即它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而不是一部分人富裕、大多数人贫穷的两极分化式现代化,是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充实的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天地人和谐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第三,强调了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框架,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更高水平的奋斗目标在前一个奋斗目标基础上的“链条式连接”和“累积性提升”特点,即在2035年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到2050年前,再在前一个“基本实现”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第四,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多面向的内容体系,既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人与社会的高品质高水平均衡化发展格局;还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不断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境界。
      
       构建了系统化的现代化新型理论范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最初的工业、农业、交通、国防“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目标的进阶式演进过程形成了既体现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规律又体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特色的、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又展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容体系的新型理论范式。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与一体建构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现代化建设的多面向内容体系的展开过程,即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与信息化,政治领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化,文化领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社会领域的共同富裕化,生态领域的和谐共生化以及组织体系领域的理性化、情感化与服务化六大维度的同步展开与一体推进特质。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基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基本国情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体现人民本位观特质,以十四亿人口的共同富裕为整体发展目标,超越了以“资本占有”为主导逻辑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范式,展现了以“发展共享”为主导逻辑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范式的成色。最后,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共建共享、共富共荣的现代化价值,主要表现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双重价值追求,全面展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天地人和谐一体、共生共荣的特质,全面反映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现代化的特质。
      
       创造了多样化的现代化新型实践模式。中国地域辽阔,区域资源禀赋不一,各地历史文化条件不同,地区发展积累各异,区域发展状况不均衡,种种先天与后天条件的叠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模式上要始终坚持走协调化、均衡化、开放化、共富化、和谐化之路的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走出多样化的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实践模式。
      
       当代中国最为成功、最具深远历史影响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实践模式,就是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上,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整体性脱贫实践模式,创造了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与此同时,当代中国各地还根据自身的特色,走出了各具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实践模式。比如,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各地正在尝试率先走出一条引领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之路;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边远省区,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和经验总结,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国家整体支持、地区对口支援、各边远省区特色发展、多方携手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
      
       这些不同历史进程、不同区域、不同发展环境所构建的多样化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实践模式,其最为可取的宝贵经验在于始终是依据中国的国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发展道路,其结果是创建了符合民意民心、体现可持续发展规律、展现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现代化理论范式、新型现代化发展模式与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从而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经验。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