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9-14 第27,35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2版:文艺评论/经典重读

“欧·亨利式结尾”独树一帜的是什么?

欧·亨利肖像照
       帕帕拉佐
      
       作为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小说艺术独树一帜,其作品结尾的艺术,更是举世闻名。所谓“欧·亨利式结尾”,更是流传成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独特文学现象,指的是小说在结尾部分发生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转折,从而使人物的性格、心理与命运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出人意料的,但在细品之后,又是合情合理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就此产生了。这种独特之处普遍存在于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
      
       不知什么缘故,国内文学界对欧·亨利的研究并不热衷,关于这位作家的一些研究和资料少之又少。相比之下,与之几乎同时代的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另两位,契诃夫和莫泊桑在国内文学界得到的认同远超于欧·亨利。
      
       不过,读者还是很爱欧·亨利。他在世时的高产或许正是他不被文学界重视的一个原因,似乎总有种思维定式:卖座的肯定不是顶尖的,文学也一样遵循着这种偏见。
      
       欧·亨利的短篇里,总能见到希望之光,无论作家写的是如何黑暗的环境。对于人生绝不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讲充满崎岖曲折的作家来说,笔下依然能呈现如此多带有人性光辉的篇章,这是欧·亨利十分难得的地方。当然,欧·亨利也讽刺,对那些贪慕虚荣的人,欧·亨利式的讽刺同样令人叫绝,但他的讽刺并不刻薄,更多的是让人开怀一笑。他笔下的盗贼、骗子,应该是文学史上少见的小偷和骗子,因为欧·亨利本身是一个穷苦的人,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当过牧童、药剂师、办事员、出纳员,明白底层大众的艰辛,所以他从不讥讽小市民和底层民众,相反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同情。文学界有一部分的声音认为,欧·亨利对社会批判的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其作品的深度。然而,在那充斥着堕落衰败的美国社会里,对丑恶的描写还不够多吗?欧·亨利的作品处处都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所谓经典理当如此。
      
       在他的短篇代表作《最后一片叶子》中,欧·亨利描写了华盛顿贫民窟的两个年青画家苏和琼西,以及她们的邻居贝尔曼间的故事。琼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了严重的肺炎,病情日渐严重。她将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最后一片长春藤树叶上,她认定了藤叶落下时,就是她生命结束时。她的朋友苏为此感到伤心,将琼西的想法告诉了老画家贝尔曼,贝尔曼是个脾气火爆、爱取笑人、终日与酒为伴的人。画了近四十年的画,却一事无成,每天都幻想自己即将要画出一幅惊世的画作,却始终只是纸上谈兵。然而,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屋外刮了一晚狂风暴雨,最后一片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枯萎发黄,但它仍然挂在高高的藤条上。琼西见了惊讶不已,由此重拾了生的信念,并顽强地活了下来。欧·亨利的故事不到最后一句永远不是完结,这个故事也并非到此结束,真相揭晓的一刻是震撼人心的:原来那片叶子,是贝尔曼在那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拼了命画上去的,因为着凉贝尔曼染上肺炎不幸去世了。老画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完成了一幅他梦想中的、震撼人心的杰作。
      
       因为和最底层的人民一样有过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挣扎,欧·亨利才会把世情冷暖写得如此令人唏嘘;怀揣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欧·亨利才总能在不幸的灵魂中捕捉到闪光之处,让人极易与之产生共情。
      
       所以,“欧·亨利式结尾”并不在于故事的引人入胜和结尾的曲折崎岖,而是作品里面所传达出来的温暖人心的力量,这才是欧·亨利作品能长存于世最重要的部分。而反观国内一些作家或编剧,只学了“欧·亨利式结尾”的皮毛而不及内里,出人意料的结尾是有了,但常常令人觉得生硬,甚至莫名其妙,其实就因为并未真正把握住“欧·亨利式结尾”的魂魄所在,为了反转而强行反转。殊不知,合理是故事编排的基础,当合理不存在时,再怎么出人意料的反转,都是很难令人接受的,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然失却了共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