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8-04 第27,31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文艺评论

歌坛怀旧潮席卷,新生代乐迷需主动建立自己的音乐趣味

       赵朴
      
       每一代人成长为社会主流后,就会有意无意地推崇曾给他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年轻时的歌。在这种集体行为下,孙燕姿的作品也成为了新经典
      
       老歌响起,空气中弥漫着往日的气息。一段时间以来,罗大佑、崔健、林子祥、叶倩文、周杰伦、孙燕姿、王心凌接踵而至,从60后到90后,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歌,并在歌声中堕入那“永远不凋零的花”一般的“年少时的梦”。
      
       仅仅用“对华语乐坛现状的失望”恐怕不足以解释这一股大规模的潮流性怀旧。而若是进一步观察,会发现怀旧风潮中其实还隐含着华语歌坛振兴的希望;而音乐产业的互联网转型,也对听众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什么怀旧:经典的陈列
      
       传统唱片业时代,每个人接触到的音乐都是有限的,听过百十张唱片已经算耳历过人了,大部分人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渠道获取音乐资讯、建立审美标准,而这些传媒也由此树立权威,推出偶像和金曲。一方面,很多听众因此养成了被动接受的听赏习惯;另一方面,音乐生产者和传播者为了占据市场头部,也会对产品质量设定标准并对优质产品加大宣传力度。艺人和歌曲的品质上佳、宣传到位、知名度高,就容易成为集体共有的时代记忆的一部分。
      
       互联网时代,流媒体平台成为音乐产业的主导。好的一面是,音乐载体数字化,海量的音乐扑面而来,每个人都可以近乎无限地接触到任何音乐,而且获取的成本急剧下降,收听极为便捷。其副作用在于,对普通歌迷而言,可能还没做好自主选歌的准备,选项过多以至于手足无措,此时,算法推荐又来取代专业媒体推荐“帮助”我们做选择。很多生长于传统唱片业时代的听众逐渐意识到自己被算进了流量圈套,里面的音乐品质并不令人满意,同时,他们也发现之前所有时代的经典老歌都现成躺在曲库里,听老歌就成为自然的选择,而怀旧本身体现为一种“经典的陈列”。
      
       当集体性怀旧导致的“经典横陈”成为现象,一个结果随之派生——在短视频音乐大肆掠夺我们的注意力之后,老歌也部分挤占了新创佳作的生存空间。烂歌与老歌割据市场,精心的原创得不到足够重视,很多音乐人也心灰意懒,继而,主流歌坛创作乏力、整体水准下降,听众们对乐坛更加失望,怀旧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这个过程中,音乐综艺也在推波助澜。近十年来,以《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的崛起为标志,音乐综艺大有成为主流乐坛主要输出方式的架势。音乐综艺动辄上亿的大制作,使其内置了规避风险、保证资本收益的逻辑。以经典老歌充当分众时代歌迷的最大公约数,以求保障节目人气热度,是稳健的商业选择。音乐综艺主导的系统化的老歌翻唱,不仅迎合了听众自发的怀旧需求、甚至人为制造了“怀旧时尚”。
      
       怀旧的意义:文化的年轮
      
       每一代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美化自己青年时期的记忆,借此来自我肯定人生价值,“年轻时听过的歌就是最好的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每一代人成长为社会主流后,就会有意无意地推崇曾给他们留下美好回忆和人生意义的年轻时的歌,在怀旧中把这些歌“经典化”。这种集体行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我们积累下丰富的音乐遗产,形成一圈圈的“文化年轮”。罗大佑的歌业已内化为华语流行音乐主干上坚实的年轮,孙燕姿的作品也将在怀旧中成为新经典。
      
       华语流行音乐历经贬黜、蹒跚踯躅,一度只能靠大量翻唱外国歌来填充市场,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后,却也积累下几辈音乐人创作的大量原创经典作品可以供当代人怀旧,并且能在怀旧中各取所好,拉开曲风、年代的层次,这给了我们对它保有信心的底气。至于如今听众借怀旧发出失望甚至批评的声音,除了可看作对音乐人的鞭策、对乐坛进步的要求,还侧面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主流听众群的音乐品位在提升。
      
       我们听着邓丽君重新学会了谈情说爱,经由罗大佑、崔健认识到流行音乐的人文厚度和批判力量,在李宗盛那里感受到都市男女细腻而隐秘的情感,又通过周杰伦见识到天马行空的才华和新世纪的活力……曾经沧海难为水,有过这样的音乐启蒙、被这等品质的音乐培育过耳朵,很难对那些粗制滥造却横行乐坛的短视频歌曲轻易就范。听众通过怀旧展示出品味,形成市场导向,倒逼音乐产业提升产品质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音乐产业方的角度而言,这场怀旧风潮也有助于他们从“流量为王”的迷思中觉醒。传统唱片公司被互联网大潮冲垮,音乐产业主导权被流媒体平台篡夺,以资本流动而非产品制造为核心的流媒体平台几乎全面倒向流量变现的盈利模式,音乐沦为短视频的附庸、吸引流量的工具,其内在的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被打破。如今这场潮流性的怀旧则明确地向市场释放出信号:高品质的音乐同样能带来流量,才华横溢的音乐人才是真正的顶流。王心凌在“浪姐”舞台上,靠一分多钟的《爱你》就点燃了80、90后的青春记忆,爆红并非由于炒作,而在于作品本身:歌曲在融入加勒比乐器音色与雷鬼曲风、以及安置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的错位等方面展现出精巧的制作工艺,加上艺人本身过硬的唱跳实力和契合作品的形象风格,使歌曲甜美而热情的感染力“不动声色”地浸润观众心田,即便在时隔18年后再听也能瞬间找回年轻时心动的感觉。周杰伦仅在线播放演唱会录影,就能引来千万级的观看量,制造节日般的网络狂欢;新专辑发布更犹如重磅炸弹,预售当天就卖出两百多万张,先行曲《最伟大的作品》MV播放量轻松破亿,横扫各大流量榜单,这是实实在在的靠大量佳作筑就口碑才能达到的商业奇观。观察到这些案例有助于音乐人和行业恢复信心,重新相信精心做好音乐、悉心培养艺人是能够获得回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同时也要看到,大部分听众由于在主流渠道找不到好歌而对乐坛不满、进而把目光投向老歌的时候,忽略了更广袤的音乐生态空间,那里蓬勃生长着难以计数的新生代音乐人仿佛散落在电子荒原的珍宝,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赏识。音乐产业的互联网转型无疑对听众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可能不得不转变收听习惯,跳出传统媒体时代养成的被动接受的思维定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获取便利冲破茧房,主动建立自己的音乐趣味,才能找到那些有营养的音乐,做一名合格的网生时代的音乐欣赏者。
      
       怀旧有其重要意义,但华语乐坛要继续发展,新人新作才是希望。生产、传播、听众三方都有理由保持信心,相信华语乐坛明天会更好。我们需要新歌,有品质的新歌,让这一代年轻人在若干年后也能安然地怀旧。
      
       (作者为流行音乐研究专业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