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3-21 第27,17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人民政协

中国式民主:协商贯穿于人民民主全过程

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举办协商民主论坛

       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扇窗口。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中的独特优势,准确把握协商民主真谛和政协工作规律,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政协履职各方面各环节,更好服务科学民主决策、精准有效施策,是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促进城市实力全面提升,不断展现新气象、创造新奇迹的重要途径。前不久,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举办协商民主论坛,邀请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式民主:协商贯穿于人民民主全过程”主题,紧密结合政协履职实践,深入研讨交流,探索勾画人民政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路径。
      
       推动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发展型、实践型民主,在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发展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德君开宗明义,提出了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类型学研究、推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点领域实践探索等需重点关注、深化研究的问题。那么,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推动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人民民主中,又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履职依据,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长期以来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各环节有序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协每年的全体会议均与人大会议同期召开,政协委员不仅要讨论政协的问题,还要列席人大会议,参加对有关法律修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等的讨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两会”式民主。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商红日看来,这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特点。人民政协将协商民主这一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为政协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注入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同时,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既发扬了民主,也增进了团结,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也正蕴含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果之中。
      
       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在人民政协制度平台上,事关上海当下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大计,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堵心事,委员们都可以广泛协商、提出意见、推动落实。秦德君认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国家治理、地方治理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包括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各个领域,通过具体抓手得到实践深化,建立评估体系,促使全过程人民民主转化为具体的治理方式、决策方式、工作方式、领导方式,提升治理能级和治理水准,关系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战略全局,也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基点所在。
      
       人民政协代表性强、包容性大、联系面广,设有3200多个各级组织,拥有60多万名委员,能够有效保障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协发表意见,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新型政治文明形态,它找到了一种善治出口。”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罗峰认为,通过民意的连续表达与实现,有利于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从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促进善治状态的达成。
      
       构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体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广阔发展空间,日益焕发强大生机活力。在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秦德君认为,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设计研究,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建设,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设计与建设,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发展”,秦德君说道。
      
       研讨中,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市政协副秘书长邢邦志以“人民政协制度的本质内涵与体系构建”为主题,对人民政协体系构建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基础制度、主干制度、配套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邢邦志提出,“应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制度建设,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推动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化解矛盾与凝聚共识、重大方针政策与重要决策部署落实中的独特作用,助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巨大优越性。”
      
       邢邦志建议,应适时修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这个基础性制度,体现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最新成果,使之成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的重要遵循。此外,建立完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主干制度,也是他的关注重点。他认为,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必须发挥好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制定完善符合制度规范要求的凝聚共识准则(或办法)和建言资政条例(或协商工作规则),对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目标、原则、路径、载体、方法,协商内容、协商形式、协商程序、协商文化、协商能力,以及协商活动的参加范围、讨论原则、基本程序、交流方式等作出规定。
      
       制度建设管根本、管长远,是确保政协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制度设计,既需要顶层制度安排,又需要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来保障实施”,邢邦志说。人民政协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设有办公厅、专委会、研究室等各种工作机构,必须建立健全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的配套制度。邢邦志认为,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会议、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会和委员服务、理论研究、机关管理等,也都应该有运行规则、细则等配套的工作制度。他还围绕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政协系统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几项重点配套制度,比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制度、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界别召集人与界别工作制度、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机制、政协系统联系指导制度等,提出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制定专委会职责任务清单、理清界别分类施策工作思路等具体路径建议。
      
       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全过程人民民主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生命力存在于不断的实践、发展和创新之中。秦德君在发言中表示,“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要不断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方式和实践方式,尤其在重点领域、重点方面推进实践深化。”
      
       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设立的首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的“首次提出地”。研讨中,罗峰以虹桥街道听需于民、听计于民、听政于民的典型做法为例,全面分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作用,深度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体系,以及建立民意民智的沟通吸纳机制、表达识别机制、回应执行机制、会商决策机制、监督保障机制的路径方式。
      
       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中国式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协商广泛深入听取民意、集中民智,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诉求,更加有助于决策的优化与执行。市政协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于秀芬以“关于‘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为题发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生动的事例和详实的数据,全景展示了市区政协联手助力上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从“首次提出地”向“最佳实践地”迈进的“政协路径”。
      
       “从2020年起,市政协全力指导推动各区政协在全市各街镇统一设立‘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组织三级政协委员(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各区政协委员)入站履职,走出政协、沉到基层、融入群众,深入开展协商议事、政策宣讲、读书学习、服务群众等工作,有效提升了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的效能。”于秀芬说,在基层,党政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越密切,需要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就越多,就越需要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这是新的发展阶段政协工作新的任务与新的舞台,也是政协职责所在。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建立“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开展相关协商工作,就要探索符合上海实际的协商特色。于秀芬介绍说,在工作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即建机制不建机构,明确“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本质上是区级政协在街镇一级开展协商的衔接平台和载体,市政协提出创建要求和标准,达到标准后方可挂牌;坚持衔接不替代,发挥政协和委员的独特作用,决不能包办和替代基层协商,多在为基层提供高质量的协商资源上下功夫,在“专”出特色、“商”出水平上做文章;坚持稳妥不冒进,从地区实际出发,突出重点特色、把握力度节奏,不搞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注重发挥三级政协委员联动作用,推动委员发挥自己所长、界别所能,同时工作站也为委员搭建联情联谊联动平台,增强了委员履职效能,扩大了溢出效应。
      
       以“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为依托,有的委员创建了工作室,有的以“社区参事”的身份与街镇(园区)的村、居委结对,委员履职责任链、履职链、力量链被有效串联起来。据于秀芬介绍,目前全市共建有“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233个,街道(乡镇)实现了100%全覆盖,三级政协委员基本都落组进站。工作站围绕基层治理难事以及老百姓的身边事,如加装电梯、养老综合服务、集中充电设施建设、社区文化供给、口袋花园项目、小区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开展协商,协商中群策群力,协商后成果及时转化,进一步在基层营造了“有事好商量”的氛围。
      
       去年底,“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入选上海市政协十大工作品牌。“委员工作站建设刚刚起步,还需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将继续按照市政协总体部署,与各区政协协同联动、积极探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建设作出更大努力”,于秀芬对委员工作站建设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