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2-03-18 第27,17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论苑

善用大思政课,培养“大写”的时代新人

       ■王茜
      
       思政课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下,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呼唤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目标,引领思政课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使思政课改革创新之路豁然开朗,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大思政课”的理念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的担当与自信。这不仅是中国的新发展阶段,也是思政课的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善用“大思政课”丰富深刻的内涵,为新时代中国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与大担当的时代新人。
      
       用贯通协同的育人体系培养大视野的新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思政课要通过理论的逻辑,实践的检验及历史的纵深线,让学生以宽广的大视野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样宏观的体系显然不可能仅在思政课课堂中完成。大思政课贯通协同的育人体系成为必然选择。除了思政课教师作为主体之外,所有教育工作者乃至社会各界应成为一股合力,将传统的思政课延伸到其他专业领域,延伸到广袤的社会场域,延伸到广大人民鲜活的实践中去,推动学生构建饱满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贯通协同中,切勿为“大”所累,有时甚至要以小见大,接地气。每个阶段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专业方向及思想动态,跟他们同频共振,从学生们的周边视野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思政要素,引导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边界。
      
       用与时俱进的时代指向培养大格局的筑梦人
      
       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见证中华文明与奥运精神交汇相融,也向世界展示着新时代中国从容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当下,大思政课聚焦的时代坐标主要体现在,从国内来看,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从国际来看,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融入世界,影响全球现代化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因此,思政课要立足经略世界的大格局,一方面要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融入教学,引领学生立足国情,平视世界,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不迷失方向,明辨大是大非。另一方面,通过拥有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之治”,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从“小我”的天地中摆脱出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投身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成就“大我”。
      
       用博大深沉的价值引领培养大情怀的奋斗者
      
       价值引领,是大思政课的温度之所在。这项铸魂工程旨在培养对共产主义充满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满怀热情、对祖国和人民赤诚热爱的大情怀者。大思政课理念下的价值引领,可以从下面三个维度展开。首先要善于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礼仪中的精神基因,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引领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思政课要对其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凝练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次要善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回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使青年人在真实的红色案例中,在筚路蓝缕的历史线索中获得情感的共鸣。第三是善用当下的社会资源和案例,例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故事,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疫情防控的感人瞬间,等等,处处都是人民书写的时代篇章,无不彰显胸怀“国之大者”,笃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大思政课要善于将这些历史的,现实的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润物细无声地根植在学生的心中,使他们经过时代的沉淀、锻造和洗礼后,将大情怀转化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精神和久久为功的事业追求。
      
       用知行合一的实践逻辑培养大担当的接班人
      
       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勇于担当。冬奥会上,零零后小将已撑起半边天;疫情防控中,九零后、零零后用稚嫩的肩膀筑起生命的防线。培养有大担当的接班人,大思政课首先要协调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例如,课时分配、实践的形式、考核评价的规则等,学生既能充分夯实理论基础,并学以致用,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论指导实践,又能从实践中领悟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对理论进行创新升华。这样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大思政课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中国也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心中的彷徨与迷惑,要用真实可信的中国故事使学生明白新时代中国的“变”与“不变”,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大思政课要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敢为人先、敢于试错、敢于创新的勇气和胆量,避免青年人容易犯的教条主义错误,使他们敢于在实践中批判、修正和检验自己的行为,真正成长为面对机遇能抢占先机,面对失败能承担责任,面对挑战能迎难而上的“大写”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作者为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