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丝路之乐·唐韵回响》音乐会上的古琴演奏,这场音乐会复原古代乐器,重现唐代“国乐团”
董伟
综艺节目《国乐大典》新一季播出引发热议,节目中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乐器演绎的国乐作品,经过重新配器、创编,被赋予了新的灵魂和魅力,并结合现代舞台数字技术深度打造和传播,具有了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引领碰撞出了更多的“国潮”,受到年轻人喜爱。
中国素称“礼乐之邦”,有着漫长的器乐历史和悠久的音乐文化。时至今日,仍有一些来自远古时代的乐器在历史演变中得以保留,如鼓、阮、埙等,依然向大家传递来自遥远历史的天籁清音,呈示丝竹之音的古乐器风采。
雅乐:千年前的“国乐团”
回望三千年前,中国就有一支古老的“国乐团”——雅乐。雅乐源自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建立的礼乐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音乐文化。它集器乐、舞蹈、吟诵为一体,在中国古代宫廷及贵族在朝贺、宴飨、大射、祭祀等大型典礼时使用,历经周秦、汉唐,在两宋等主要历史时期。
南宋是雅乐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雅乐乐团规模达到了历史顶点。乐团由数百人的“宫架”乐队、四十多人集体性歌唱的“登歌”歌队和六十四至一百二十八人的“二舞”(文舞与武舞)舞队组成。雅乐团乐器配置齐全,乐种完备。据《宋史》卷一百二十九志第八十二记载,雅乐乐团主要乐器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种材料制成,称为“八音之器”,即八个“声部”,各“部”乐器分别为景钟、镈钟、编钟、金錞、金镯、金铎;特磬、编磬;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瑟;長篴、篪、箫;竽笙、巢笙、和笙、闰余匏、九星匏、七星匏;埙;晋鼓、建鼓、鼗鼓、靁鼓、靁鼗、灵鼓、灵鼗、路鼓、路鼗、雅鼓、相鼓、搏拊;柷、敔等38种。乐队分为“堂上之乐”和“堂下之乐”两种。“堂上之乐”遵循“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贵人声”的祖制,将歌队设在堂上演唱,只配以少量的琴、瑟和单个的黄钟、钟磬等乐器。“堂下之乐”却十分庞大,依照东南西北方位,摆放多架编钟、编磬等各种乐器。
南宋雅乐盛极一时,影响传播至韩国、日本、越南、老挝等,至今都还有保留和延续。北宋熙宁年间,面临日趋严重的经济压力和辽朝重兵压境的危机,恢复与高丽互派规模庞大的外交使团,重启“海上外交”,联合对抗、制肘辽国。雅乐便成了这一外交的重要载体,宫廷安排了乐工去高丽,传教雅乐,“数年乃还”。高丽使者在中国拜师学艺,宫廷也“诏许教习”乐舞表演、乐器演奏技术,并赐予全套雅乐乐谱。雅乐的音乐形式和仪式形式便远播海外,“乐舞益盛”起来。
2010年代,杭州市启动南宋雅乐复建工作,杭州师范大学近千名师生员工耗时三年,收集了南宋雅乐的全部文献资料,复制了乐器、服饰、仪仗,研习排练了《正安之曲》《正安之曲·武舞》《乾安之曲·文舞》等代表作品,用歌乐舞方式再现南宋雅乐。
鼓:从提振士气的战鼓到乐器“八音”之首
《国乐大典》上,青年打击乐演奏家王佳男表演的传统鼓乐《中华英雄》,用我国传统大鼓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鼓是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一种打击乐器,从如今发现出土的陶鼓来看,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但是,最初的鼓并不是作为一种乐器使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将鼓尊奉为一种能够通天的神器,用在祭祖、祭神的活动中。鼓在战场上被应用的历史,也比它作为乐器的历史要悠久。古代两军作战中,都要擂鼓助威,鼓舞斗志,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相传,黄帝讨伐征战蚩尤九战不胜,后来九天玄女为皇帝想办法,她下令将士宰杀夔牛,制作了80面用夔牛皮蒙制的鼓。黄帝带兵与蚩尤宣战时,摆下“奇门遁甲”,让军队中一名叫常伯的大力士在战斗中擂鼓,一时鼓声大作,震荡五百里,整个战场地动山摇,使蚩尤士兵魂飞魄散,溃不成军。黄帝部队的军威大振,喊杀冲天,所向披靡,终于擒杀了蚩尤。
战鼓除了加油打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传递信息和情报。《东周列国志》描述齐桓公会盟诸侯,“筑坛三层,高起三丈,左悬钟,右设鼓”,鸣鼓以聚群臣。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中,“于俪山之下,置烟墩二十余所,又置大鼓数十架,但有贼寇,放起狼烟,直冲霄汉,附近诸侯,发兵相救,又呜起大鼓,催趱前来。”鼓亦可以用作报时,即“戒晨鼓”。“戒晨鼓”是报晨昏时间的鼓,“晨昏伐以千椎,为城里诸门启闭之候”、鼓的位置通常是放置在城池的鼓楼之上,钟鼓齐鸣,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现在北京东城区钟鼓楼上的大鼓就制于清朝,鼓面直径达1.5米,有“鼓王”之称。
鼓被当作一种真正的乐器使用是从周朝开始。周朝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专门设置“鼓人”,负责制鼓、击鼓等事务,并将鼓设为“八音”之首,在弹奏琴瑟之前,先要有鼓声作为音乐的指挥和引导,正所谓“鼓琴瑟”。鼓的打法也丰富灵活,上、下、跃、翻、骑、闪、展、腾、挪等各种不同的技法,令人眼花缭乱。在表演中,多是配合舞蹈动作一起进行,边敲边舞。
唐代以后,鼓乐进入了礼乐层面。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是音乐天才,对作曲、指挥和演奏等均十分精通。他尤其擅长击打羯鼓,光练习羯鼓光鼓槌就打坏了几箱子。大臣宋璟赞玄宗敲羯鼓为“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他身边的大臣内侍,可以从轻重缓急的击鼓声中,窥视到其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相传梨园弟子黄幡绰,很受唐玄宗赏识。有一次,黄幡绰想皇上五十多天没有召见他,就存着侥幸心理,溜出宫办私事去了。不料前脚刚出门,玄宗就来旨宣召了。黄幡绰吓得要死,急匆匆赶回宫廷时,听到玄宗正在击鼓,声调激昂慷慨,急促而杂乱,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哀告内侍:暂时别进殿报告皇上,否则小命不保。过了一会,玄宗换了一个曲子,节奏舒缓鼓声轻柔,黄幡绰心中稍安,就整好衣冠进殿跪拜。玄宗见黄幡绰来了,不紧不慢地问道:“刚才哪去了?”“回奏陛下,奴才来了个亲戚,刚刚送他出门。”“幸亏你此时来见我,要是早一步,就有一顿好打了。”黄幡绰再三拜谢皇恩,心里直道“好险”。
进入新世纪,绵延千载的中国鼓乐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从各民族的宗教祭祀到民间的婚丧嫁娶,从百姓的生活娱乐到重大庆典,从戏曲伴奏到大型歌舞,铿锵激越的鼓声,敲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绵延千载的不朽气魄。
阮:中国的“月亮吉他”
阮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乐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到今天依然保持着它古老的形制。我们知道,很多弹拨类乐器比如琵琶、扬琴等,都属于舶来品。然而,阮这件乐器,却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国乐器。相传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建造长城,集中了全国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统一指挥和管理,施工劳动现场发明使用了一种类似“拨浪鼓”的器具,来指挥传递信号。后来,人们在这个器具上绑上了琴弦,安上了琴柱“品”,慢慢演变成了一件乐器。古人称之为“秦琵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阮的前身。
到了汉朝,这件乐器已经形成了它特有的演奏手法,就是“弹”和“挑”。在当时,使用这种演奏手法的乐器,都笼统地称为“琵琶”。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由谐音“批”和“把”而来。据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解释说:“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由此可见,“批”与“把”是弹拨乐最基本通用的两种弹奏技法,即当代所说的“弹”与“挑”。
最早像今天阮的形状的乐器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代。据西晋傅玄《琵琶赋·序》记载,公元前105年,也就是元丰六年,汉武帝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势力强大的乌孙国夹击匈奴,便将宗室罪臣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远嫁西域乌孙王军须縻(官号岑陬),联姻和亲以巩固关系。去西域路途人烟罕至,陌生而遥远,汉武帝命乐师创制能够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弹奏的乐器,以解公主路途上的疲惫和孤寂。工匠们思考了很久,参考了各类乐器,如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后,创制了一种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的乐器,当时称“汉琵琶”,也就是阮的前身。汉武帝为什么选择这件乐器呢?还有另一种传说是,这与它的形状有关。我们可以看到,阮的琴身是圆形的,很像是一轮圆月。公主远嫁他乡之后,可以抱着这件乐器弹奏,寓意“揽月入怀,思念故乡”,以疏解公主的思乡之情。从此,解忧将这件乐器作为寄托之器,常伴左右,在西域生活达50多年后回到长安。我们所熟知的“昭君出塞”中,王昭君随身所带的乐器也是此种乐器,而不是琵琶。
东晋时期,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最善于演奏这件乐器,使之风行全国,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喜爱。由于阮咸精湛的演奏技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件乐器,称为“阮咸琵琶”。它也是我们民族器乐中,唯一一件以人名来命名的乐器。到了唐朝,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从西域传入中国的我们现在称之为“琵琶”的曲颈琵琶盛行,在乐部居于首位。为了区分这两件乐器,人们便开始将直柄圆形的琶琶简称为阮。当时,阮得到宫廷的高度重视,不仅是上流人士手中的宠儿,也是官家乐伎以及市井民众普遍使用的乐器,在此情形下涌现了大量阮的优秀演奏家,编写了大量阮的理论著作和教材。阮还声播海外,外国遣唐使专门来大唐学习阮,阮这件乐器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新中国成立以后,阮这件乐器得以发展和创新,使音色更加融合,音域更加宽广,形成了完整的家族体系。在阮家族中,按音高不同,分为高音阮、小阮、中音阮、低音阮、拉阮等,形成了其统一的音色体系。还改进了阮的琴头、琴颈、琴身、弦轴、山口、琴品、琴码、缚弦和琴弦等工艺造型,可用于独奏、重奏、室内乐合奏等,丰富了民族管弦乐队的声部,使其音色更为饱满、雄厚。阮的琴身像满月,音色又与吉他较相似,所以外国朋友给它起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名字——月亮吉他。20世纪70年代,我国各大音乐院校都先后设立了阮的专业学科,很多作曲家为它量身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彰显其独特审美艺术,其中代表作品有《丝路驼铃》《满江红》《云南回忆》《山韵》等。
埙:从远古走来的“音乐瓶”
埙,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最远古的文明”,也被称为“世界乐器之组”,其古朴、浑厚、沧桑、哀婉的音质感染征服了无数听众。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目前最为古老的埙——只有一个吹孔的椭圆形陶埙。考古学者们研究认为,埙也是在劳动人民生产劳动中,逐渐改造演变成的乐器。原始社会,古人在狩猎中,发现使用有空腔或有孔的石头投掷时候,会有“嘘嘘”的哨音。古人因此得到启发,用陶土烧制成一种带有孔洞并能吹响的器物,用来诱捕猎物。
历经7000多年,埙经历了兴衰与发展。发音孔从一个吹孔,发展为既有吹孔、又有发音孔。到了奴隶社会,埙发展成有三个音孔,并能吹奏出五声音阶中的四个音。到了商代,出现五音孔,能吹出八度音程以内的各个半音。埙的造型也从最早的椭圆形,到卵形、球形、梨形、称锤形,外表也镂刻上了精美的雕花、娄文、油彩,成了一件艺术品。到了礼乐盛行的周代,埙被列为土类乐器,成为雅乐乐队中的主要乐器之一。相传,孔子在齐国时,听到一首名为《韶》的乐曲,被埙的音色所陶醉,以至于三个月魂牵梦绕,甚至连鲜美的肉味都尝不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的典故。
秦朝末年,楚汉交兵争霸天下,楚霸王项羽被紧紧围困在垓下。为了彻底瓦解楚军斗志,刘邦问计于诸将,谋士张良献计,吹奏楚地的民歌,让楚军误以为已经占领所以楚地,动摇楚兵军心。项羽夜里听见四面都是楚国民歌,深感大势已去。楚军更加军心涣散,丧失了斗志,最终逼得项羽自刎乌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面楚歌”典故。对于“四面楚歌”一直有张良是用箫吹响楚歌的说法,不过据后来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张良所使用的乐器并不是箫,而是用埙吹的楚歌。直到今天,《楚歌》也是著名的埙独奏乐曲,凄凉悲壮,荡气回肠。
20世纪,在民间艺术活动中消失匿迹的埙重获新生。新中国成立后,陆续研制出紫砂九孔以及十孔、十二孔,能吹奏出二十六个音,中国埙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埙这一“来自远古的声音”也征服了众多的外国朋友。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我国音乐家杜次文在大会艺术节上用陶埙吹奏《楚歌》震惊世界,感染无数人。人们吃惊于一个以土制成的乐器,竟有如此动人的旋律和表现力。当地华侨华人倍感自豪,外国媒体好评如潮,说:“第一次聆听到了最古老的中国音乐!”他们称赞“埙的音色真是迷人,这是一个发出奇妙声音的音乐瓶”。
中国古代乐器犹如一座辉煌、宏伟的宝库,璀璨夺目,世所罕见。今天,当我们再次触摸这些乐器时,请不要忘记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音乐文化遗产,让它更加发扬光大。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