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10-27 第27,03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文汇智库

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海理论界围绕“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组织开展深入研究,举办系列专题研讨会。日前,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40多位专家与会深入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承办。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功的四重逻辑
      
       ■赵正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关键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不懈奋斗中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谱写了现代化发展图景的中国篇章。纵观百年建党历程及四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最基本的经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关键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下四重逻辑:
      
       第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加强党的领导。对一个在后发国家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党来说,坚持对一切社会力量、社会事务的领导,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很长时间内处于“敌强我弱”的形势,要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把一切力量集中和领导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国情,中国共产党同样需要凝聚举国之力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明确提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纵观党的百年发展进程,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建设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坚持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保障。
      
       第二,立足中国国情,走契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现代化道路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照搬他国往往导致“水土不服”,相反,立足国情、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才是人间正道。历史和实践证明,西方国家不可能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在中国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过了从“模仿他人”到“坚守自我”的艰难转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对实现社会主义的时间长期性和任务艰巨性认识不够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遇了巨大挫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道路决定命运,时至今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成为符合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实际的坚定抉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从来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以实现人民利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协调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开启,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在当代中国的直接体现和生动演绎。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得通、走得对,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获得人民认同和追随,得到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所在。
      
       第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问题,是事关华夏五千年文明根脉的大问题,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的大问题,是事关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大问题。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程,透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建设成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之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传承者和积极倡导者。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注重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高度,理性、客观、辩证地看待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应对风云变幻国际形势的“压舱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成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
      
       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今天,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继续坚持以上四重逻辑,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局面、新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创与发展的密钥
      
       ■姜佑福
      
       一方面,“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开创的根本原因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完善发展,必将继续深化“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指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可以说,一方面,“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开创的根本原因和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完善发展,必将继续深化“两个结合”。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大阶段:以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依赖关系为主导原则的古代社会,以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独立性为主导原则的现代社会,以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所有人的社会财富为主导原则的未来社会。
      
       其中,第一个阶段可以说是经典意义上的政治社会,人对人直接的依附关系和人对人直接的政治统治是社会的主导原则;第二个阶段则是一个物权和生产能力极大发展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物的形式占有社会权力,创造新产品和新需求,提供新技术和新服务,是这个时代获取和交换社会权力最“正当”的方式。第二个阶段对第一个阶段形成的挑战,马克思称之为“政治解放”;从第二个社会阶段向第三个社会阶段的过渡,马克思称之为“人类解放”。后者意味着人类生产的社会财富和历史中形成的政治-经济共同体结构都不再是个人成长的障碍或界限,恰恰相反,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共同体的首要原则,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彻底的颠倒,从而意味着人类“史前史”或“异化史”的终结,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的诞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当也完全可以在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思想框架下得到恰当的理解。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因为它既不是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意义上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也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未来社会,的确是在从事一场亘古未有的伟大社会实践;其次,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不是和马克思所描述的三大社会形态或人类社会的三大发展阶段完全没有关系,恰恰相反,而是把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根本原则融会贯通在自身的社会革命实践当中。由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包含着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性理解,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融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根本原则为一炉的伟大社会革命,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毫无疑问,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世界历史或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已经真正走出了一条新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同样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自身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完善发展过程。尽管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态势,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必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但此后我们也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尽管经过一百年的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两个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无论是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还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长的历史阶段内,都必将继续深化“两个结合”。
      
       之所以必然如此,首先,中国的具体实际本身有一个阶段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将面对不同的时代条件和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发挥具体的作用,本身也必然依据中国的具体实际亦即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条件和历史任务而做相应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但没有历史眼光,没有长远眼光,也干不好当下的事情”。我们当前不仅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继续深入推进“两个结合”,还应当在思想理论上去思考“后复兴”时代的“两个结合”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复兴后的中国,如何与其他文明形态的国家和地区打交道,进而如何携手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学术月刊》总编辑、研究员)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引
      
       ■邱仁富
      
       推动“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得到广泛认可的重要方式,也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重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奥秘,深化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理论理解,为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说明书”“解释学”“方法论”。
      
       “两个结合”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一把钥匙。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骄人的业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的内在关联,“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得到广泛认可的重要方式,也是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重要经验,从而为描述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张“说明书”。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它以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在回应时代问题、为时代发展提供思想引领中彰显真理的力量,彰显理论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的实践,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同时,中国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是中国实践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华民族饱受欺压和凌辱的历史,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两个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民把握时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提供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唯有不断更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继续发挥其力量。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才能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把握时代主题、掌握历史主动。
      
       “两个结合”凸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应对时代风险挑战、解决时代问题的旺盛生命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加关注人类共同问题,并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在大变局中引领世界发展方向,在应对人类风险挑战中提供“中国方案”。很重要的立足点就在于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世情、国情、党情结合起来,不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唯有不断深化“两个结合”才能为引导世界百年变局的发展方向,为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永续发展提供思想引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方法论启示;才能为人类创造更加公正的社会秩序提供新思想新理念,才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思想引领。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两个结合”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作者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观点
      
       高校肩负重要使命
      
       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校在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华东师范大学注重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良学统,以收集、整理及结集出版《红色群贤丛书》为牵引,以组织发布《周原冰道德科学研究文集》及赠书仪式,传承华东师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的优良学术传统,书写新时代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篇章。
      
       一个双向改造的过程
      
       刘靖北(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两个结合”观点的提出,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双向改造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灌注新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整体上来看是一种前现代文明的文化,必须要革新,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革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找到马克思主义,并坚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度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
      
       丁晓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从以往包含在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中独立出来,意义重大。其重要思想始于对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的论断、实践与文化的关系作了新的把握,揭示了文化与道路、理论、制度相互作用的机制,彰显了民族作为实践主体和文化主体的重要地位,把新的文化使命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密切地结合了起来。
      
       宋进(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从逻辑起点看,有分有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特形态提出是为“分”,由过去的“一个结合”变成现在“两个结合”是为“合”。从逻辑推进看,一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三是强调中国文化基因。中国人没有扩张侵略的基因,秉持的是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念。
      
       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刘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华民族从5000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华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相互补、相融通,就在于他们属于“世界历史性”文明或“天下型”文明,秉承政治共同体的建设,坚持价值共同体的塑造,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塑造中国文明大国的国际身份
      
       赵庆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习近平外交思想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加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运用与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习近平外交思想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衷共济的整体性思维、协和万邦的共赢性思维、文明互鉴的包容性思维,对现代外交理论的叙述方式和叙述逻辑进行了创造性转换,提出了一系列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和术语,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体系。从实践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文明大国的国际身份,加强了外交话语的合法性、权威性,提升了外交话语的解释力、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国际认同。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徐国民(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引领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进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界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