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创作于1959年的《转战陕北》
王琪森
日出东方,百年风华,世纪辉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这个特别的年份,回眸中国画艺苑对党史这一重大题材的艺术创作与名家名作,从韶山冲到宝塔山,从黄洋界到大渡河,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可谓翰墨流香,丹青留芳,笔歌墨舞,经典留传。不少著名画家踏访革命老区,行脚长征之途,深入红色圣地等,创作出了一批富有历史意识、时代气息、主义精神的精品力作。
相较于纪实性油画在绘制现实或历史性题材方面的深厚传统,用烟云供养、讲究笔情墨趣的国画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显得殊为不易。这些前辈画家所创作的红色经典主题画,首先在题材上进行了重大的突破与开拓。传统的山水画无论“元四家”还是“清四王”,大都是闲山秀水等。传统人物画是以名儒仕女、隐士佛道等为主。红色题材画则是以恢宏的气魄、壮丽的景象,在大山大水、宏阔场面中,演绎一种理想信念与革命豪情。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这些前辈画家也敢于打破固有的“文人画法”与“笔墨陈式”,力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敢于用重笔浓彩、红亮之色的效果来自创新法,讴歌领袖,赞美英雄,缅怀先烈,从而唤醒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这样一批红色题材经典国画,不仅在美术史上独具意义,是留给我们宝贵的丹青财富,他们的艺术精神、创新方法、审美观念、笔墨追求,乃至深入生活的理念,“用长征精神画长征”的践行观,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发扬光大的,从而让我们不负理想、记录时代,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出发。
石鲁:着意于意象的凝聚与构造
在霞光普照、群峰耸立的高山之巅,一代伟人毛泽东正神定气闲地屹立在那里,深情地观望着苍莽的黄土高原和奔腾的黄河浪涛。领袖正怀着必胜的信念,憧憬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这幅红色题材经典《转战陕北》,就出自“长安画派”领军石鲁之手。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的1959年,石鲁应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之邀创作此画。历时三个多月,终于完成此传世之作。
石鲁(1919-1982),原名冯亚珩,自幼喜爱绘画与文学,因崇尚清代大画家石涛与现代大文豪鲁迅而改名为石鲁。15岁即考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图画系,学习勤奋,以石涛、八大、吴昌硕等为师法,画名渐起。1939年,20岁的石鲁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从此在宝塔山下战斗、生活近十载,在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任创作员,足迹踏遍延安的沟沟壑壑、山山水水,践行着“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理念,其笔端凝聚着深深的“黄土情结”。因此,石鲁领命创作《转战南北》后,可谓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石鲁是多才多艺的,他不仅是位画家、诗人,也是位电影剧作家。因此,他在构图上放弃了原先想用的叙事形态,而是采用了电影特写镜头方式,聚焦于毛泽东屹立于高山之巅的伟岸造型,凸显了领袖胸中自有百万兵、运筹帷幄操胜券的主题。其笔墨厚重豪放而雄健奇崛,山石的“折带皴”线条刚劲粗犷而硬朗畅达,一种壮阔豪迈的气势和磅礴阳刚的气韵溢出画面。在色彩上更是施以厚重的红朱色,形成了光明而温馨、壮美而明媚的暖色调,洋溢出红色题材特有的色彩造型观,具有意象的凝聚与意境的构造。
李可染:崇尚“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群山苍茫逶迤,险峰雄峙高耸,江流回绕相拥,就在这万水千山之间,一支雄壮的队伍,正高举着鲜红的战旗,行进在曲折崎岖的山道上,向着光明的前景豪迈地挺进。这幅气势磅礴、气象壮丽、气魄豪放的山水巨作,是著名中国画家李可染创作的史诗名作《长征》。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永顺,自幼即喜好丹青,读小学时,美术老师王琴舫见其早慧且勤奋,赞谓:“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以可染为名。他日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拜见吴昌硕真迹,崇尚缶翁的笔墨功力与金石精神。1929年,李可染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部,参加“一八艺社”。鲁迅曾为“一八艺社”在上海的习作展写序,李可染开始为美术界关注。1946年李可染应徐悲鸿之邀,到北平国立艺专任教,并拜齐白石为师,十年执弟子礼甚恭甚勤。李可染相当重视水墨写生,多次历时数月作长途采风。他的从艺宗旨是“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倡导“采一炼十”的艺术思想。李可染的山水画根植于传统,吸纳于西画之法,从而融中化西、变汇通融、推陈出新、自创己法。他既能重笔浓墨、厚重雄浑地将传统的线性笔墨化为团块笔墨,形成具有丹青质感的效果,又能在构图上重视块面结构呈现,运用光影组合强化空间的分隔与视觉的张力,凸显了他主张的“用最大的功夫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理念。也因而,他的山水画被艺界尊为“李家山水”。
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邀请李可染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题,创作一幅山水画。李可染随之进行了认真的创作构思。为了艺术地再现和传神地表达领袖诗意,他匠心独具地采用了新颖的横断面构图法,以展示宏阔纵深的空间感,将群山叠嶂、万峰竞险、千壑争幽、江水蜿蜒全部容纳于一体,互为呼应。在技法上,以浓墨重色、块面组合为基调,以展示壮伟浑朴的立体感,以“厚、满、黑、涩”的效果,来营造一种真实的场景体现。而点睛之笔就是一支红军队伍正在红旗的引领下,登攀奋进,并用色调的浓淡变化,光感的明暗处理,人物的不同造型,来使画面具有一种生命气息与立体效果,从而生动地演绎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诗意。
魏紫熙:遒劲中显清淳,雅致中出气势
魏紫熙(1915-2002)是金陵画派中代表性的画家。他出生于中原河南遂平,毕业于开封河南艺术师范,绘画胎息于清“四王”,后又取法于南宋马远、夏圭,曾执教于河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赴江苏南京工作。1958年他与傅抱石、亚明等参加江苏省国画院的筹建,并任办公室主任,多次组织画家深入生活,如震撼画坛的二万三千里写生行。魏紫熙是一位精研传统,取法经典,融古通今,善于变法的丹青高手。他早年主学山水,上个世纪50年代后转向人物,创作出了一批富有生活气息与思想内涵的佳作。70年代又再次回师山水,笔墨苍秀朴拙,气韵浑穆朗逸,风格清新质朴。他原本是出于“长安画派”,后又加盟“金陵画派”。因此,他的绘画既有中原的雄健豪放,亦有江南的灵秀奇谲。婉约中见风骨,遒劲中显清淳,雅致中出气势。著名画家傅恒曾感叹:“魏紫熙的山水画可媲美张大千。”
《黄洋界》是魏紫熙山水画的压卷之作,全图以俯瞰的视角,浩渺的场景,雄峭的峰姿,再现了井冈山黄洋界的险峻壮丽。其山石的质感与山壑的交错,他用勾皴相间的笔触,劲健凝重的线条,表现出了山势高耸的磅礴气势和豪迈气度。而那高耸入云的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成为全画的聚焦之点、华彩之笔,讴歌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伟大胜利,赞美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在用彩施色上,魏紫熙更是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浅绛点缀、淡雅为之的陈法,而是施以大面积的赭红重敷,使整个黄洋界、乃至远处的峰涌云浮、天光山色,全部洇润在象征着胜利、希望的红光之中,凸显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情画意,给人以巨大的审美震撼力与视觉冲击力,从而使全画弥散出浓郁的现实主义豪情和激越的浪漫主义精神。
傅抱石:诠释“笔墨当随时代”
傅抱石(1904-1965)是位全能型的画家,尤其擅长山水,他以独特的“抱石皴”享誉海内外画坛,其笔致飘逸奇谲,气势豪放雄浑,构图精湛严谨,意境丰瞻内蕴。郭沫若评其画为:“沉浸浓郁”而“含英咀华”。傅抱石既崇尚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方法及“笔墨当随时代”的别样追求,又很推重王翚的“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的创作理念。因此,他时常外出写生,脚染尘土,人在旅途。唯其如此,他的腕底笔端总洋溢着时代激情、艺术信念与创作探索。
1951年,正是新生的共和国进入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作为金陵画派的掌门人,傅抱石在热情地拥抱这个时代的同时,也在开始思考传统的中国画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笔墨、更新方法。为了纪念长征,讴歌长征,傅抱石历时数月,反复推敲,精心创作了《强渡大渡河》,主题鲜明,立意宏大,气势雄壮。他首先大胆突破了传统山水画“山随平视远”的常规构图法,而是大胆采用了从高俯视的空间构图和新颖视角,营造了开阔浩翰的场景,这种造境方法为整个画面增加了惊心动魄、变幻莫测的氛围。江岸壁立千仞、奇峭峻伟,右上角那块乌黑的礁石,更是突兀而险情四伏。江面上水雾云气缥缈而波涛汹涌,傅抱石在此处使用了特有的“抱石皴”笔法,纵笔挥洒,酣畅淋漓,以光影效果形成了一种意境营造与场景氛围。一只满载红军战士的小船正搏风迎浪而进,战士们奋力划桨,呐喊前行,势不可挡。而站在船头的指挥者正手指前方,鼓舞激励着战友突破天堑,夺取胜利。从而笔墨传情地塑造了英雄群像,突出了长征战士不怕牺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大无畏精神。整幅画在笔墨的挥洒、构图的处理、皴法的运用、色彩的晕染上,都达到了诗性表达的境地,成为“新山水画”的代表作。诚如徐悲鸿所言:“抱石先生近作愈恣肆奔放,浑茫浩翰,造景益变化无极,人物尤文理密察,所谓炉火纯青者非耶?”
钱松喦:创出“颤笔皴”与“硃砂红”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长期生活、挥毫于无锡太湖之滨的钱松喦(1899-1985),是一位技法全面、功力深厚、造诣独特,尤其擅长于画现代山水画的名家。他自小青箱家学,渊源有自,诗文书画开蒙于其父。及长后师从画家胡汀鹭,以石涛、石溪、唐寅为临摹效法,并上窥宋、元诸家,以清新雅逸的画风崛起于江南画坛,应聘在无锡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57年,入江苏省国画院。钱松喦相当重视深入生活与旅行写生,经常背起画夹,行脚大江南北,屐痕长城内外,访问红色名胜。1960年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与傅抱石、亚明、魏紫熙、宋文治等壮游豫、陕、川、鄂、湘、粤等六省,后又去了皖、鲁、粤、赣等省,走一路画一路,为当代山水画注入了时代的新气象、新风尚。
钱松喦的山水画注重笔墨线条,于华润秀逸中求浑朴苍茫,于典雅雍容中显遒劲畅达。其构图疏密有致而朗逸宏阔,朴茂生动而变化自如。其内蕴则婉约含蓄而隽永深邃,诗意盎然而意境高瞻,能把时代精神、生活气息。民族风格完美地融为一体,曾成功地创作了一大批红色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如他于1979年创作的《延安颂》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巍峨雄伟的宝塔山上,宝塔高耸入云,红花烂漫,风光无限。山间朴实的窑洞,隐约可见,传导了对革命圣地的深切怀缅。特别是宝塔高大的山体,钱松喦以其独创的“颤笔皴”施技,用金错刀般的笔法画之,纵横交错,沉涩苍劲而雄健古拙,凝定浑穆而骨力洞达,与搏抱石的“抱石皴”有异曲同工之妙。宝塔山下,一桥飞架南北,反映了延安在新时代的崭新风貌。在色彩的运用上,钱松喦大胆独创地用硃砂代之,以宝塔、山花、松树等均用硃砂红抹染,给人以绚丽明艳、璀璨斑斓的视觉享受。
唐云:生拙重秀,非石涛之所能尽
在老一辈海派书画家中,画过红色题材的画家不在少数,如朱屺瞻、陆俨少、程十发、应野平等。出版有《革命纪念地写生选》一书的唐云,无疑是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位。他访兴业里党的一大会址,游嘉兴南湖观红船,上井冈山登临黄洋界,去湖南韶山冲瞻仰毛泽东故居,赴娄山关聆听长空雁叫,再走雄关漫道等,并一一留下墨迹。他于1975年秋创作的一幅《韶山图》,构图精到饱满,用笔遒劲酣畅,气象丰逸壮美,内蕴宏富博大,是其回归山水画后,笔墨求新、创作求变的精品力作。诚如亦是山水画家的陆俨少所言:“药翁(唐云)山水出于石涛,而一种生拙重秀为其独特,故非石涛之所能尽也。”
唐云(1910-1993),出生于山明水秀的西子湖畔,有“杭州唐伯虎”之称。早年主攻山水,宗师石涛、黄公望,取法八大山人,倪云林等,画风明秀婉约、飘逸雅致,带有浓郁的文人山水画风。上个世纪30年代来到上海,转向花鸟画,以其“追慕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成为“海上四大花鸟花旦”之头牌,后又成为“新海派花鸟画”的领军。他在中、晚年后,又开始涉足山水,并从石涛上窥宋元乃至五代,笔墨趋于凝重稚拙,线条浑朴苍劲,皴法简约变幻,气韵臻达醇厚雍容,被艺界评为:“笔无虚者,机有神行。”唐云十分欣赏唐人岑参的绘画名言:“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工。”因而他的绘画讲究构思独特,注重笔墨呈现,推崇意境蕴含。他的《韶山图》便典型地践行了这种创作理念。构图布局严谨而层次表明,前是清亮倒影的池塘及青绿葱茏的田垅,中是凹型的故居,画家以坚挺的线条勾勒,类似于古典界画的庄重,表现了对领袖的敬仰。那些前来参观的人群高擎着红旗,气氛庄严。后是林木参天、翠竹婆娑、山影叠翠。其笔墨华滋清朗中见浑朴雄劲,挥洒淋漓而法度自显。其设色以故居为中心,墙体用赭石晕染,而“毛泽东旧居”的门匾则有醒目的大红,使之色彩红亮,传导了人们对“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之地的深情向往。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