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8-13 第26,95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教科卫/人民政协

凝心聚力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市政协举行常委会议专题监督议政

       疫情防控是城市治理的大考。
      
       去年4月,上海发布《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以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为目标,围绕加强体系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强化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一年多来, “公卫20条”落实情况如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还存在哪些短板?放眼长远,作为超大型城市的上海,怎样不断筑牢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底线?在6月29日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二十八次常委会议上,常委们围绕“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进落实情况”主题,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开展监督议政,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参考答案”。
      
       平战结合
      
       做足“战略储备”
      
       为筹备好本次常委会议,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围绕“注重应急防控与常态治理相结合,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点课题,用半年多的时间深入调研,先后召开情况分析会、专家研讨会二十余次,广泛听取各界别、各领域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意见,全面梳理本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及面临的瓶颈问题。课题组认为,市区两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统一指挥、专常兼备、上下联动、反应灵敏”,相关保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更加优化,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提升。与此同时,课题组也注意到,对照国际化大都市的应急要求,资源常态配置和应急调配的衔接还存在不足。而公共卫生应急资源配置需求在常态和应急状态下存在巨大差异,如果用应急状态时的资源需求来制定常态时的资源配置标准,极有可能引发资源闲置等新问题。
      
       “解决的思路应当是平战结合,在资源达到基本配置水平的前提下,加强关键资源配置,注重练兵协同,做好科研和人才储备。”严军常委认为,要制定公共卫生资源地方配置标准,加强场地、物资和人员等关键资源储备。在应急备灾救灾物资储备上,要注重发挥机构、家庭作用,在人员储备上,要扩大卫生应急“预备役”数量、专业和岗位。他建议,进一步细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将医疗资源有效整合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来。
      
       “公共卫生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具有综合性、多部门协同等特点,因此要突破单灾种封闭管理的思维,提升处理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刘幸偕常委认为,疾控中心(CDC)应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检测实验室作为‘预备役’的储备体系,是可分层级储备且可移动的后备力量。而物资储备等社会保障体系,也应按‘预备役’方法分类分层,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医院是发现传染病的第一场所,感染科又是面对传染病的“排头兵”。张伟滨常委提出,应把加强感染科建设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建立“平时+应急”相结合的医疗体系,建设独立的感染科病区以及部分可转化的弹性病房,实现平战结合。他建议,市级医院应设立独立的感染科,并在规划建设之初,预留可快速建成临时隔离病区的场地,以应对突发重大疫情防控。区级医院应设立感染科或在内科下设感染病亚专科,设置隔离病房或隔离诊室。
      
       按人口比例建立一支由医生、护士、工程师、服务人员等多种职业组成的“预备役”队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疾控机构在编人员的短缺。针对一些市民有意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但是缺乏组织和技能培训的现象,胡光常委呼吁:“培育疫情防控领域专业的社会组织,并适度投入资源,培训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关键时刻可以成为本市疾控中心和医院系统的得力助手,由此做到平战结合,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联防联控
      
       筑牢“铜墙铁壁”
      
       本市严密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是,全球范围包括周边部分国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有效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严守预防预判、抓早抓小的“第一关口”,防止新发疫情“火苗”变成“火灾”,是常委们的关注焦点。
      
       上海作为国际化口岸城市,入境航班占全国总数的4成以上,日均有20余架次、约3000人次入境。陈臻常委在发言时提到,依托医管隔离信息管理平台,入境人员在口岸即可完成“一人一码”制码,再通过工作人员人工扫码、核录信息,实现从“国门”到“家门”闭环管理各环节的信息采集和状态更新。 “信息采集直接关系到‘健康码’赋码转码、确诊病例流调追踪等工作的精准性。要进一步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确保新上岗人员熟练掌握信息采集操作要求。同时,要完善隔离点信息采集人员统筹调配、梯次增援机制,有效应对采集任务激增的情况”,陈臻常委建议。
      
       针对“医防融合”这个疾控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应邀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吴凡提出,要明确医疗机构应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责和疾控机构的指导督查责任。她建议,充分发挥疾控机构的协调管理作用,明确医疗机构在疾病监测、报告、健康管理、临床预防和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职责要求,以新发和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为重点,健全疾病实时监控、主动发现和安全预警的多点触发体系,进一步夯实疾病预防控制的“前哨阵地”。
      
       城市应对各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灵敏、广泛的监测与预警应急“触角”。张伟滨常委认为,在健全的公卫防控体系中,社区医疗机构和医院的关系应类似于“哨点”和“大本营”。 “要利用医联体模式,建立市、区两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识别和管理的联动机制,根据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分类制订应急预案,一旦疫情突发,应急机制及时响应,专业人员迅速集中,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和指挥各专业组按预案有序、快速开展工作。”
      
       “防疫救助责任分类细化,部分下沉基层”是胡光常委为“群防群治”作出的具体设想。他援引了近期发生的事例: “最近在欧洲杯赛场上发生的丹麦球员埃里克森被现场抢救复苏的直播震动了全世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社会各方参与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中,应尝试建立社区和家庭‘生命救助包’制度,使千家万户和各个社区在遭受疫情冲击的第一线即可展开自我救助。”
      
       强化科研
      
       锻造“尖兵利器”
      
       科研水平是驱除疾病的重要法宝,也是战胜疫情的“硬核”力量。上海拥有丰厚的医学科研资源,有条件发挥好技术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去年7月,上海公布《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显著提升生物安全应急管理、科技攻关能力,为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保障。此后不久,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宣告成立。
      
       “要统筹整合公共卫生相关科研资源,做好相关的规划引导,特别是做好防控科研能力的储备工作。”为促进常态科研和应急科研有效衔接,更好实现科技赋能助力作用,严军常委建议,要将公共卫生应急科研攻关项目纳入科创中心建设统筹部署推进,加大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的基础科研投入,领军人才、曙光学者、优秀学科带头人等人才项目要向公共卫生学科领域倾斜。
      
       提高科研水平,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卢慧文常委调研后发现,疫情期间反映出的公共卫生学科定位尴尬、公共卫生类知识普及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的实现。她坦言: “许多学生报考公共卫生专业,是因为可以凭较低的分数录取到排名较高的大学,而非出于志趣,毕业后从事公卫事业的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卢慧文分析主要是因为当前公共卫生专业跨学科内容少,和新兴学科领域的整合度低。她提议:“建立公共卫生专业行业导师制度和在岗实习制度,加强跨行业课程设置,鼓励有各行业工作经验的非应届生人才就读公共卫生专业,成为城市未来公共卫生人才的储备军。”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张怀琼常委建议,加强中医传染病学科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吸收和利用现代技术、方法,挖掘和利用中医药宝库,开展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夯实中西医并重基础。
      
       健全机制
      
       织密“保障网络”
      
       一套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就像一座坚固的安全堡垒,而不是临时搭建的“板房”,这背后需要持续稳定的体制机制保障。
      
       “财政资金投入是决定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公共卫生人员稳定等关键影响因素。”尧金仁常委建议,应探索建立财政资金与医保资金融合保障公共卫生新机制,加强保险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协作,推动系统对接、数据共享,开展健康大数据分析与运用,加强风险定价能力建设,将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与保险精算技术相结合,助推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流行病专项保险机制。
      
       “招人难” “留人难”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做好常态和应急人才的稳定衔接,提高疾控队伍建设保障力度,同样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要吸引优秀人才投入公共卫生工作,塑造医疗机构人才向疾控机构流动、医疗机构临床医师积极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良好氛围。”严军常委提出,应强化投入激励,设立特殊岗位,赋予特殊待遇,留住高端人才。全国政协委员吴凡在发言中也着重提到疾控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她建议,制定本市疾控高级人才引进政策,设立与之相配套的薪酬专项经费,确保疾控高级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同时,在市、区二级疾控中心增设公共卫生总师岗位和若干个主要专业领域首席专家岗位,使疾控岗位设置结构更科学合理。
      
       “公共卫生应急体制建立需要全社会参与。”马驰常委提出,要在公共卫生领域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全社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凡患有流感等通过飞沫传播疾病的人,外出必须戴口罩,进入医院等特殊公共场合也要戴口罩。 “坚决克服随地吐痰的恶习,必要时可制定地方法规,严令遵守”,马驰常委建议。
      
       公共卫生知识的有效普及,是落实科学有效防控的坚实根基。胡光常委建议: “可以通过公共电视节目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的具体解读。此外,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专门的灾害避险、疫情防控和生命救助的实操课程。”骆新常委也认为,传播防疫科学知识要充分考虑网络时代的传播特点, “社交媒体可以发挥‘熟人社区’的低成本沟通作用,促进疫情中的信息交流,便于公众在科学认知等领域,更快地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