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麦粒
近日在国内上映的高口碑电影《波斯语课》引发了人们对波斯语背后的国家伊朗的好奇。在全球电影界,伊朗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它非东非西,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明,也孕育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就包括20多年前因为一部《小鞋子》而名声大噪、并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马吉德·马吉迪。如今,他正同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合作,计划拍摄在2020年来华出席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期间写成的新剧本。
凭借语言的优势,我与马吉德·马吉迪导演在采访以外建立起了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别样的情感。他对工作的热情,对儿童的关注,对中国的友好,无不让我为之动容。
与马吉德·马吉迪导演的首次相遇,是在2019年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他作为亚洲电影大师对话活动的嘉宾来到北京。我们对话的过程就好像两个老朋友在叙旧——这位被我封神为伊朗国宝级的大导演,让人感受到意想不到的亲切。他表示自己一到北京就接受了七八家媒体的采访,在同记者们交流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中国观众对他电影的关注、了解和喜爱,这是他意想不到的,旅途中的劳顿也藉此一扫而光。
“我拍《小鞋子》是在20多年前,但人们在今天仍然会观看这部电影、喜欢这部电影。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它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国别、不分语言地打动人心,拉近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我觉得电影最美好的地方之一。”在对话中我了解到,马吉迪从十几岁开始学习戏剧,但在他看来,戏剧可以到达的观众太少,而一部经典的电影可以流传很久,甚至影响几代人的成长。
大师回国以后,同年的9月份,我因为要拍摄《伊人华彩》系列纪录片前往伊朗。想到马吉迪近年来与中国电影界的合作交流越发丰富,我很想拍一部记录他与中国以及中国电影的纪录片。他在伊朗的工作和生活是非常好的素材,但我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喜欢跟媒体交流的导演,何况他当时正在紧张地拍摄新片《太阳之子》,出于对影片内容的保密,他不大可能让媒体在场拍摄。
尽管如此,我还是打算尝试一下,在赴伊朗前提出了想去片场拍摄他工作情景的请求。令人意外的是,马吉迪居然同意了。而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是导演给予一个中国记者或者说是一个中国朋友的信任和友好。
《太阳之子》是马吉迪导演的第十部长片,讲述了男孩鲁赫拉·扎玛尼和他的三个小伙伴因为生计和家庭原因,潜入一家名为“太阳”的儿童福利学校学习,并寻找宝藏的故事。影片实际拍摄地就是一所名为“太阳”的学校,只是现在已废弃不用。抵达拍摄地,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所有着很小的校门和充满当地风格的门楣的学校,不大的土路操场后面是一座二层的教学楼,楼内各种设施已经极为破旧。为了取得最佳的拍摄光线,教学楼外架设起很多架子,上面挂满了遮光的绿布与白布——《太阳之子》中80%的场景便是在这里拍摄的。
众所周知马吉迪最擅长儿童片,当天拍摄的就是男主角鲁赫拉·扎玛尼与同学们在教室里上课的一场戏。工作中的马吉迪非常严肃,没有太多言语。拍摄时全场鸦雀无声,整个学校里仅能听见机器和演员的声音,而马吉迪会戴上他的黑框眼镜,沉静地盯着监视器屏幕。他不断地指出问题,重新拍摄,直至达到心中的理想状态。之后,他还要与不同机位的工作人员分别看回放,确认每一个细节无误,这一条才算通过。伊朗导演普遍喜欢运用同期收声和长镜头,因此对演员的要求较高,拍摄进度也不会太快。我在片场待了一整天,剧组一共拍摄了三个镜头和场景。
拍摄工作在傍晚五点半左右顺利结束,马吉迪特别贴心地留出了同我交流的时间。我注意到在片场的一整天马吉迪都没有吃过任何东西。“光线对于电影来说太重要了。我们一般早上四五点就开始准备,差不多六点开拍直到太阳落山。一天的时间很短,所以拍摄期间我都不会吃饭。”我惊叹于一位60岁的老人天天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而他表示自己早已习惯。结束谈话已过六点半,一辆出租车等候在学校门外。落日下,马吉迪向我挥手告别的画面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他是一位获奖无数的电影大师,也是一位有着简单朴实生活的老人。
《太阳之子》在伊朗国内上映后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很多伊朗人都说“马吉德·马吉迪又回来了。”近年来很多伊朗观众对马吉迪的作品选择和创作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但这部影片让伊朗人民再次看到了这位国宝级导演的才华与旺盛的创作力。《太阳之子》获得了第38届伊朗曙光旬国际电影节(伊朗国内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项大奖,并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斩获诸多奖项。据说在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上,观众对影片致以了长达十分钟的掌声。后来我在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观看《太阳之子》,觉得马吉迪导演特别伟大:他可以把一部低投入零明星的小成本电影拍得如此深入、生动、感人。电影中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又把我带回了伊朗的那个片场。
马吉迪成长于一个非常普通甚至是贫困的家庭,因此他非常了解穷人家孩子的生活,这也是他拍摄儿童电影的初衷——让更多的人关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他说:“孩子是一个国家和世界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便是未来,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更好的环境、教育和关注,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当今世界仍有数亿儿童身处贫困、战乱和饥饿当中,我希望能通过电影唤起更多人对他们的关注。《太阳之子》讲述的是有关寻宝的故事,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后来我从马吉迪那里了解到,《太阳之子》的男主角鲁赫拉·扎玛尼凭借该片夺得了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新锐演员奖,并且收到了赴好莱坞学习的邀约,可以说他的命运已经被改变。而电影里另外两个孩子是在伊朗生活的阿富汗难民,他们本身就是游走在地铁里售卖东西的童工。《太阳之子》在伊朗上映后,这两个孩子也因为出色的表现成为名人,不用再去地铁里充当小贩。有人曾经质疑,伊朗国内有那么多孩子可以参演,为什么要选择阿富汗难民?对此马吉迪表示:“我关注的是孩子,是童工这个弱势群体,他们没有机会受到教育,被迫出来劳作,离开父母,过早地接触社会。我不想强调孩子的国籍,只想更真实地展现他们的生活。”
2020年底,我收到了马吉迪要来中国出席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消息。14天没有打扰的隔离生活,给了这位导演更多的创作时间和灵感,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他完成了新电影的故事大纲——一个小女孩与她祖母之间的故事。这将是马吉迪与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的一部电影。“中国的疫情防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没有亲眼见到的人无法明白中国如何在短短几个月时间把防控工作做到如此好的程度。所以新电影虽然与疫情无关,但它里面一定会有疫情的背景,因为它应该被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