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3-07 第26,796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2版:全国两会特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引发科技领域代表委员热议——

瞄准“从0到1”,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十年磨一剑”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图为光量子干涉实物图:左下方为输入光学部分,右下方为锁相光路,上方共输出100个光学模式,分别通过低损耗单模光纤与100超导单光子探测器连接。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沈湫莎首席记者 许琦敏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与变革的原动力,也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总开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瞄准“从0到1”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被多次提及。尤其是其中提到的“两个十”,引发科技领域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一是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二是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2021年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十年磨一剑”符合科技创新的规律,一项重大原始创新背后离不开“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持;而稳定的支持机制和超出10%的投入增长,正是为“冷板凳”加温的热源,它将最大限度减少科研人员为“柴米油盐”而奔波发愁,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
      
       两个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诠释,体现了关键历史时期国家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
      
       “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正当其时
      
       “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既兴奋又激动。今年,他带去会场的一项提案中,就建议“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为重大原始创新的‘冷板凳’加热”。
      
       近年来,注重“从0到1”的原创研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导向。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去年3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印发《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多方面鼓励和支持科学家啃硬骨头,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促进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涌现;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首次提出了“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看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可谓正当其时。
      
       张全表示,基础研究发展的进程和深度直接决定了科技变革的速度和进程,要在“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冲破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瓶颈。
      
       基础研究是“长线投资”,要积极探索经费多元投入
      
       基础研究不断结出硕果,背后是国家长期且巨大的投入。2020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4426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2.4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504亿元,占R&D经费的比重为6.16%。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稳步增长,但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比重达15%至30%的水平相比,差距仍然明显。”张全说,从基础研究经费的来源结构来看,目前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是强化基础研究的题中之意。
      
       事实上,这些年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一直处于提升阶段:2018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千亿元;2019年,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比重首度突破6%。张全透露,上海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在全国名列前茅,2019年,上海基础研究投入占R&D支出比重达8.0%左右。 ◆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二版)进入“十四五”,上海提出,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要占R&D支出的12%,约比当前提升50%。
      
       “科技创新要真正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基础研究事关根本。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探索前沿,长期稳定合理的经费保障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所长李林说,“十年磨一剑”是基础科研的常态,往往越是在最初阶段最难获得稳定经费支持。十年前,李林用院长基金支持的一个科研项目,最近登上美国《科学》杂志,有望给业内带来一场技术变革。他热切期盼在稳定支持的机制下,有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中国的创新土壤中诞生。
      
       张全表示,作为一种“长线投资”,基础研究经费不应只等待自上而下的政府拨款,而应探索经费的“多元投入”。不久前,上海市科委与联影集团联合设立“探索者计划”,拉开了上海探索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的序幕。张全建议,加强中央财政的引导作用,通过与地方共同设立区域创新联合基金等方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通过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科技计划、加大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税收优惠力度、支持基础研究相关捐赠享受税收减免等,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
      
       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
      
       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来自于好奇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几乎都是几代科研人员共同接力的“寂寞长跑”,给予科研人员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十分重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要让科研人员真正沉下心来潜心研究,除了稳定的经费支持,还需建立一套符合基础研究实际的评价体系。对此,张全建议,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基础研究特区”,每年给予稳定经费支持,鼓励其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逐步扩大基础研究项目经费使用的“包干制”试点范围,细化经费使用负面清单。
      
       “过去曾有‘要做课题组长,先要学会财务’的说法,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为科研人员减负的政策措施,应尽快将这些政策落地,为基础研究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建宇建议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率。他表示,经过一年多在杰青项目的试点,“包干制”深受科研人员欢迎,应尽快在更大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