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3-06 第26,795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0版:全国两会特刊

上海代表团开启今年全国两会首场视频“云采访”

四位代表“数读”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王嘉旖
      
       “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尤其关键——不仅关乎未来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更将未来五年“目标栏”“任务项”逐一拆解。
      
       昨天19时,上海代表团开启今年全国两会首场视频“云采访”。张兆安、陈力、邵志清、李林4位全国人大代表先后走进直播间,从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科技创新到数字中国,分享解读他们眼中的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
      
       6%以上
      
       经济预期目标透露出强烈信心
      
       翻阅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直奔主题——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在6%以上。“这个数字是符合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情况的。”张兆安代表对此并不意外。
      
       去年以来,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化解了疫情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张兆安一样,不少代表都记住了报告中的那句话——“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经济基本盘稳住了,但预期目标的提出并不仅仅基于此。“6%以上的经济增速彰显了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在逐行阅读报告时,张兆安留意到,一系列“六稳”“六保”政策今年还将延续。同时,政府还将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
      
       给张兆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乏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新举措。譬如,“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在他看来,多种针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滴灌”举措,印证了“科学把握平衡点”的政策思路,将大大提振中小企业信心。
      
       7%
      
       科技创新牵引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
      
       敢于提出具体经济目标的信心,还源于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9次提及“科技创新”,“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要达到7%以上。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如果按照5年计算,几乎是近40%的增长量。”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李林代表认为,报告中这些实打实的数字透露出国家对加强研发投入,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决心。
      
       他尤其关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中的“比例结构”。从体量上来说,目前投入资金不算少,但其主要流向并非基础研究领域。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等新举措,这让包括李林在内的许多科研人员都倍感振奋。在高校科研机构之外,李林还期待,企业等社会力量也能积极参与基础研究领域,让科技创新牵引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10%
      
       数字中国连接惠民生与高质量发展
      
       观察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数字”的不同表述,不难发现,从去年的“数字经济”到今年的“数字中国”,数字内涵愈加丰富,贯穿经济、生活、治理全领域。在“云采访”直播间,“数字化”也成为代表们口中的“高频词”。
      
       来自通信行业的陈力代表尤其关注以5G网络为代表的新基建。在他看来,5G网络将成为惠民生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5G网络时,既谈到“丰富应用场景”,也讲到“统筹新兴产业布局”,更让不少市场主体感受度非常高的一条举措是“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我们一定会仔细研究报告,逐条落实新举措。”陈力表示。
      
       邵志清说,会场上多位代表都不约而同提到多种验证手段。他认为,想要平衡好隐私保护与数字化发展,关键就是设计好制度,让数据更安全地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