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1-02-22 第26,783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读者

压岁钱该由孩子支配吗?专家有话说

图/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储舒婷
      
       读者来信
      
       压岁钱引发的“烦恼”
      
       今年春节,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给的压岁钱,数数近万元。开学前,我们以交学费为由,让他上缴了这笔“收入”。儿子好几天都不开心,觉得这是他的钱,应该自己决定怎么用。
      
       我们小时候的压岁钱、过生日的红包,其实都是父母代为保管,最终总是用在我们身上。况且,孩子的红包其实是长辈间的人情往来。平时给孩子的零用钱足够他自由支配,如果因为这些红包让他学会攀比反而不好。但小朋友逐渐长大,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对此并不满意。孩子的红包究竟如何处理才合适呢?
      
       ——读者王女士
      
       “没想到,我今年收到的压岁钱,还没开学就被妈妈没收了,号称是给我交学费”“开学了,我的压岁钱全变成了辅导班的补课费”……春节长假紧邻着新学期,不少孩子的压岁红包还没在口袋里焐热就上缴给爸爸妈妈了。“那些年,‘爸爸妈妈帮你保管’的压岁钱去哪儿了”成为网络上热门话题。其实,民法典实施以来,对孩子逢年过节收到的红包如何处理,有了更明确的规定。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法律界和民俗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对于孩子收到的各种红包如何处理,还真有不少话说,更有学者提醒,“父母也可以趁此机会教孩子学会回馈,也试着学习管理自己的财产”“让这项代表美好祝愿的古老民俗回归本质,作为构建一个充满亲情、温暖和感恩的社会关系的润滑剂”。
      
       逢年过节的红包属于孩子,家长只是代为保管
      
       压岁钱这类逢年过节的红包,究竟属于孩子,还是属于父母人情往来的收入?法律专家直言,这些应该属于孩子本人所有。
      
       “压岁钱通常是长辈对孩子的赠与,从法律层面看,该赠与对孩子来说属于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压岁钱只能属于受赠人,即孩子本人所有。”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康教授表示,“但是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仍不成熟,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所以不能随意消费或者支配压岁钱,应该由监护人代为保管”。
      
       现在,民法典已将限制行为能力的年龄规定从10周岁降低至8周岁,即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那么,压岁钱怎么花还能由孩子自己做主吗?对此,王康表示:“家长不能随便处置这些财产,一定要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愿。但是,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智力情况,他们的行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对于8周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如果他想买一个小玩具送给小伙伴,在数额不大、孩子足以认知其行为内容和效果的情况下,该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并不需要家长事前同意或事后追认;如果数额较大比如打赏主播、购买游戏消费等,则需要法定代理人(通常是其父母)事前同意或者事后追认,否则该行为不发生效力。对于不满8周岁的孩子来说,因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接受或支配压岁钱时,只能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教孩子管理红包收入,需要父母花点心思
      
       逢年过节的红包多是来自长辈亲友的期待和鼓励。“孩子们是热衷于攀比之风,还是心怀感恩,这取决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田兆元表示,父母应该借机强化孩子的感恩和回报之心,而不是放纵、无尽的索取。
      
       “红包也寄予了长辈对孩子们成长的鼓励。正如从小感受到这种习俗的孩子其实同时也感受到了温暖和爱,等他长大后,自然也会知道关怀下一代,这样就形成了社会的传承。”他说。
      
       如果孩子惦记这笔属于自己的钱,这也很正常,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妨从红包开始。田兆元建议,父母作为代管人应该和孩子坦诚交流,最好放在银行存起来或列出明确开支,“正确地‘花钱’和正确地管理自己的钱,也是一项技能,从小学习也很重要”。
      
       不过,“如果孩子不愿意用压岁钱报补习班,父母也不能强迫”。王康也从法律角度指出,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该按照尊重和有利两个基本原则来管理和处置孩子的压岁钱,首要是尊重孩子的意愿,除为了孩子的利益外不得随意挪用、处分孩子的压岁钱。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对他人造成的损失该优先从他的压岁钱中支付。有法律界专家提醒,正如民法典第1188条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对他人构成侵权,比如将别人打伤、磕坏别人的门牙、毁坏别人的玩具等,则应当从未成年人本人的压岁钱中优先支付,剩下的再由父母赔偿。
      
       不管哪类红包,都别让金额冲淡关怀
      
       在网上关于红包的讨论中,就有年轻人直言,平时同龄人之间互发红包也就是几元到几十元,但是压岁钱发6.6元、8.8元就可能被认为吝啬,尤其是亲戚朋友的孩子多,“过年过生日,都包666元、888元,真是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同辈都商量好,不管有没有孩子,互相都不发红包”。
      
       “过去红包代表亲友之间珍重的关系,而现在的电子红包,包括每个社交群的抢红包,某种程度上让其变成了金钱游戏。”田兆元说,金额向来不是传统红包的重点。
      
       “红包应该是与自己经济能力匹配的适当数额,作为关怀给出而不是应付,以情感的联结和沟通为重。”田兆元表示,“民俗是社会构建的润滑剂,红包作为民俗能够传承下来,就是因为它承载的祝福和情感,不是等价交换的交易,而是人与人之间终身的、甚至隔代的亲情友情。年轻人害怕的‘麻烦’,其实正是人际关系管理需要支付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