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11-21 第26,69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文汇教育

为何有些父母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本版图片:视觉中国
       ■明明父母对孩子倾尽所有,但是孩子却感受不到爱。甚至疫情让孩子和父母的物理距离近了,孩子和父母的心却愈发远了。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张麒在日常的工作中接触到太多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其实并非孩子不知感恩,而是家长表达爱的方式出了问题。如何正确地爱孩子,正确地表达爱,对于所有家长来说,是一门必修课。日前张麒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根据他在日常心理咨询和研究工作中的案例为所有的父母总结出了究竟该如何爱孩子——
      
       ■张麒
      
       不论是在我日常的咨询中还是平常教学中和家长打交道时,总有家长跳过孩子,替他们发言,家长们最常说的话是“我这么努力还不是为了你,如果我不努力,你上哪儿去获得这么好的生活。” “我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你,你还不领情?”
      
       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爱孩子,甚至可说是爱到极致,但是为何孩子却感觉不到这种爱?为何在孩子心中,这种爱变了质?
      
       你是爱孩子,还是爱他的学习能力和他的成绩带给你的“荣光”?
      
       事实上,在孩子眼里,爱可以分为两种:爱这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爱孩子这个人。很多时候,我们确实过分看重孩子的外在表现,忽略了你是我的孩子,爸爸妈妈永远爱你这种感觉,慢慢就会陷入各种爱的误区。
      
       孩子确实可以感到父母爱的只是他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作为个体的“我”。比如幼年时,父母喜爱能唱歌、能说英语、能背唐诗的孩子。随着孩子长大,他就会暗示自己,只有在学业中取得成就,考上好大学才会被爱。
      
       这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其实很常见。因为在父母眼中,一个人拥有这些别人看得到的外在标志,才能被称作成功,所以他们希望孩子也能拥有这些。父母往往更加重视培养孩子在“功能”层面的发展,而忽略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感受。
      
       孩子的心灵世界远比家长想象中复杂。很多孩子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比赛只是想得到一个好的荣誉,因为这可以换来父母的认可。也有些孩子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简单地觉得孩子成绩不好没关系,但是别惹事。甚至发展出来,每逢学校向父母告状,孩子就会受到父母的责骂,甚至体罚。在一些情况下,而这种责骂和体罚被孩子认为,可以得到跟父母更多接触的机会。所以,孩子会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生存策略,一类专门调皮捣蛋,还有一类是对自我要求很高,但他们同样处于高度焦虑状态。
      
       你是爱孩子,还是以爱孩子之名在爱自己?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博士毕业的高学历母亲,她对孩子的要求极为严苛。幼儿园时,孩子就已经通晓很多科学常识。孩子上小学后,无论考了80分、90分、还是95分,她总是不满意,批评孩子是家常便饭。孩子被骂哭,她也不改“虎妈”本色:“你还有脸哭,做错了,自己还不检讨?!”待孩子到了青春期,母子关系就降至冰点,孩子常常锁上房门拒绝与其沟通,甚至出现了暴力倾向。
      
       这种现象在当今家庭中并不少见。很多家长的目光从不聚焦孩子学会了什么,而始终关注孩子不会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成为笼罩在孩子头顶的一块乌云。
      
       这种爱,算不算无私的爱呢?追根究底,一些“虎爸” “虎妈”不过是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在爱自己。或许他们在童年时期就经常被父母拿来横向比较。在比较中长大,这批父母容易形成一种意识:我输给了别人,我的孩子不能输给别人;我从小到大都很优秀,那么我的孩子必须优秀,始终保持第一。
      
       对这样的孩子而言,他们就像父母的 “打工者”。成绩变成了一种绩效,一旦考差了,就会有被父母“开除”的可能。孩子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缺乏安全感,长此以往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初中以前孩子对父母和班主任的依赖性非常强。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影响会左右孩子的行为,但是初中以后孩子非常看重同伴关系以及同伴对他的评价。这时如果父母还拿孩子跟同伴比较,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伤害。
      
       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博士“虎妈”,很多家长还以爱的名义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为他报了各类不喜欢的补习班、兴趣班,还有家长喜欢偷看孩子的日记和手机,这种超越了边界的爱,我习惯将其称之为“侵略性的爱”。孩子幼年时期,迫于父母的权威,长期做着叫苦连天的事情,亲子之间关系就已经开始有了龃龉。等到孩子青春期便很有可能叛逆,倒过来管自己的父母,甚至在言语行动上相逼。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
      
       当然,失去边界的爱不只是“侵略性的爱”,还包括过度宠溺。如果父母完全服从孩子的意志,失去自己作为成人的示范,那么父母便走入了另一种爱的误区。
      
       如何让孩子真正感到被爱
      
       “被爱”是个很大的话题,同样,做好一名家长也是一门学问。虽然成为父母无需经过任何“考试”,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父母就不需要提高自我。一辈子做父母,一辈子要学做父母。
      
       家长爱孩子也需要不断学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都会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讲,表达爱的方式其实跟家长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爱有关,每个人都用他希望得到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孩子。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从经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父母,他们在生命成长中感觉到最缺的爱就是物质,所以这一代家长会把物质看得很重要,对孩子也会用物质满足来表达所谓的爱。
      
       在我接触的一些案例中,还有一些年轻父母,尤其是出生在计划生育时代的独生子女,成长在大家庭的温室之中,虽然身份上已经为人父母,但在心智上仍是“孩子”。他们逃避作为父母的责任,将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这样的孩子又何谈得到真正的爱呢?
      
       因此,从备孕阶段开始,新手父母应该多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的书籍。此外,还可以积极参加公益讲座、培训等。而且,家长持续学习、有事业心的形象也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影响。
      
       家长爱孩子,但是要做到不捆绑。尤其是母亲,要学会适当放手,接受孩子的成长和离开。我见过很多单亲家庭、全职妈妈把自己和孩子的命运完全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爱的绑架”。身为家长必须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身心理需求。尤其对于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格外关注自身感受。妈妈们无需把孩子视为生活的重心,不妨保持自己的爱好、工作、社交,只有家长对自己有信心,才不会拿孩子做自己人生的筹码。
      
       家长爱孩子,需要学会倾听。在倾听的时候,无论家长是否赞同孩子的观点,不要试图打断孩子的话。倾听的正确态度是“即使我和你的态度不一样,但我尊重你的感受”,这一点绝大部分家长都很难做到。倾听完之后,或许孩子期待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一些反馈和交流,这时家长可以询问“你需要听听我的想法吗?” “还是你愿意自己面对。”在孩子表达倾听需要时,家长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家长爱孩子,需要学会沟通。家长要对孩子的心灵世界给予足够的尊重,不强行代替孩子做选择,不剥夺孩子的独立成长机会。爱是一种情感,但这种情感要通过行为来表达。
      
       很多父母试图去关心孩子,但是话到嘴边就变得格外“烫嘴”,又变成了高高在上地为孩子全盘筹划。父母需要表达的是“孩子你来到这世界上,是受欢迎的。” “你的存在会让爸爸妈妈感觉到开心,只要你存在,而且能够存在得健康,就是爸爸妈妈所希望的。”当我们想向孩子提供一些建议的时候,不妨先问问孩子的想法,从“我觉得你应该如何如何”变成“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以讨论的方式传递自身经验。
      
       如果家长能够学会表达爱,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不需要一天24小时陪着他,孩子需要学会独处,要具备一点社会性。也不是老让孩子独处,这样的孩子缺乏陪伴,没有安全感。
      
       各位父母如果有足够条件的话,可以每天给孩子一小时左右的高质量互动时间。
      
       所谓有质量的时间,第一,必须精力充沛;第二,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并且做到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通常分为不同阶段,有依恋,有叛逆,有探索,有独立……慢慢的会发现,到了十多岁,当孩子开始不再需要无时无刻的陪伴时,“爱”就需要转变成给孩子更多的允许和宽容。所以,在孩子不同的生长阶段,是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爱的。
      
       (本报记者吴金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