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9-30 第26,638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10版:视点/专题

让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有温度、更有情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艺术教育的实践及探索

图①大学生艺术团话剧队教学成果展示汇报——话剧《夏洛特“烦恼”》。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遵循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科技、思政、劳动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感知艺术、体验艺术、理解艺术的平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将继续探索与拓宽艺术教育与工科教育的融合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温度” “有情怀”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音乐响起,灯光汇聚,掌声如潮。2020年9月28日,正值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国际歌唱艺术家黄英来到学校,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工合唱团、大学生艺术团共同献唱《我爱你,中国》。
      
       近年来,黄英致力于艺术教育的普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学生打开一扇艺术之窗。演出开始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长俞涛与歌唱艺术家黄英就未来工科类院校艺术教育发展之路展开交流和探讨,让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实现美好的碰撞。
      
       黄英说:“理工科和艺术人文专业看似相去甚远,实则在全方位育人上是融会贯通相通的。”她举例道,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一名出色的小提琴家,同时在科学和艺术上拥有极高的造诣。“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往往同时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底蕴,可见艺术教育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作为育人的桥梁,将对年轻一代的未来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当晚,在一曲几代人都耳熟能详的《我爱你,中国》旋律中,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水准展现得淋漓尽致。年轻学子和艺术家发自肺腑的爱国之情融于每一个音符,令线上线下的观众们无不动容。尽管黄英和学校师生合唱团的彩排时间不长,但他们之间的合作却意外的顺利。“为了唱出真情实感,其实每一个人都在台下付出了很多看不见的努力。事实上,敬业和热爱适用于任何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她说。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爱好,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环境的影响。”黄英说,从学校提前半年就和她预定了本次合作,可以管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对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视。而艺术大家进校园,不止于与大学生的亲密合作,这也是艺术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工科学生们对歌唱艺术最纯粹的热爱让黄英感叹: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享受音乐,在专业学习之外拥有了更丰富的生活和人生体验。这些成长过程中养成的兴趣爱好,将在未来的人生中,帮助他们一直保持思维的活跃并丰富生命的意义。”
      
       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此次交流演出仅仅是近年来该校艺术教育方式创新探索的缩影。俞涛表示,艺术教育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育人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学校定位于“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这就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更应该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全面的人格、高雅的修养和高尚的情操,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将艺术教育融入工科类院校,用艺术给予工科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直是学校倡导的教育理念。科学与艺术如同鸟之两翼,科学以其严密的逻辑知识丰富学生的才智,而艺术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校长俞涛看来,艺术教育可以让我们的思路创新,让我们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感受到柳暗花明;可以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多年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积极推进美育教学,自2015年成立艺术教育中心以来,一直致力于覆盖全校的普及性艺术教育。以美育通识教育为主导,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强化艺术实践,开展各项校内艺术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提升了该校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别具匠心,坚持普及与核心齐抓共进,注重理论与体验融会贯通。据了解,该校开设了不同门类的艺术通识课程,并将课堂搬到排练厅、走进剧场,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欣赏艺术、亲身接触艺术。比如通识核心课程《灵动艺术》的开设,该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度,以小班教学为主,通过演唱、演奏、舞蹈和绘画四个板块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艺术技能,围绕“欣赏、体验、表达、审美”四个核心步骤建设教学方法,探寻其中的艺术共性与差异,审视不同艺术的美感。
      
       以公选课的形式与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联合开设《非遗文化—文脉传承》系列课程之《三林瓷刻进课堂》。邀请“非遗”专家艺人代表来校进行交流与授课,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碰撞中进一步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氛围。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趣味篆刻》,通过知识传授、动手实操、作品展示等环节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给予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系列的全新体验,再借助大学生艺术展演、“汇创青春”创意比赛等平台展现教学创新成果。
      
       通过将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将艺术融入学生生活,结合工科见长的特点,学校坚持贴近学生与提升水准相平衡。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如上海爱乐乐团交响合唱《启航》用音乐唱响最美中国故事、上海歌剧院舞剧团《舞魂》用唯美的肢体语言展现艺术灵魂,《中国梦,祖国颂》交响音乐会用乐章歌颂美丽祖国。举办首届“艺术教育论坛”,沪上高校众多艺术教育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主旨发言、专家点评和自由讨论等形式展开,师生共话高校艺术教育的当下与未来。举办艺术类通识讲座如张生泉主讲的《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文化》、王学明主讲的《从舞台到生活—表演艺术的正确打开方式》、蔡丰明主讲的《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从多方面打开学生艺术思考的维度,进一步增强该校理工科类大学的文化氛围,加大学校美育工作的推进力度,让学生真正感悟艺术之美。
      
       发挥学生社团力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力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对外交流平台,实现艺术的跨文化交流。“大学生艺术团”一直是二工大艺术教育的培训基地,艺术教育中心将艺术团的训练纳入到公选课系统,这既解决了艺术团学生训练集中难的问题,也丰富了公共选修课形式的多样性。
      
       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时期,艺术团师生集体创作完成了多艺术形式抗疫题材作品《奉献》,用独特方式向医护人员表达了敬意,该作品也登上了“学习强国”及“上海艺教”等平台进行展示。艺术教育中心积极与学校国际合作伙伴展开跨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大学生艺术团与芬兰萨沃尼亚理工大学合作,将中国的传统民乐与西方的现代舞结合,尝试跨国界的创意合作表演,为学校国际艺术交流打开新的契机。
      
       遵循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科技、思政、劳动教育融入艺术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感知艺术、体验艺术、理解艺术的平台。在“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歌会、“致敬新中国70华诞,师生同上一堂课”、“传承劳模精神,做最美奋斗者”主题党日活动等各种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才能,将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深入融合,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力量。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砥砺奋进铸华章,不忘初心续辉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将继续探索与拓宽艺术教育与工科教育的融合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多 “有温度”“有情怀”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文/刘永生 王一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