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9-21 第26,629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文化

常州市滑稽剧团来沪演出《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小剧团、小剧种,大题材、大勇气

“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剧目《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图为剧照。
       ■本报记者 王筱丽
      
       “小剧团、小剧种,大题材、大勇气。”文艺评论家方家骏这样评价常州市滑稽剧团创排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作为“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首部亮相的外地剧目,该剧上周连续两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舞台作品,来自一个25人的小剧团,用两个小时“笑中带泪”的滑稽戏,完成了当代农民对人生命运、对时代变迁的检视与思考。
      
       如何用“接地气”的喜剧完成重大主题创作?如何在现实题材书写中,体现民生关切、时代观照与人文关怀?观演后的创作经验交流会上,上海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当下戏剧创作有相当独特的启示意义和可贵的借鉴价值。
      
       “这对当下重大题材作品创作中时有所见的同质化现象,是一个可喜的反拨”
      
       “吃饭是个问题,问题不是吃饭,不是吃饭问题……”主角“陈奂生”一开场就用一段喃喃自语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陈奂生”这个人物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原型出自于著名作家高晓声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主角,是处于历史交接期一代农民的缩影。而《陈奂生的吃饭问题》选择聚焦其“漏斗户”这一形象,延续原著人物的性格逻辑和特征,创作出全新的故事,以表现改革开放40余年间中国农民的命运变迁。
      
       当以幽默著称的滑稽戏遇上厚重的现实题材,如何显得不突兀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以往滑稽戏题材很少触及民生问题这类太‘大’的题材,就怕喜剧效果出不来。”该剧编剧之一张军坦言。而这种碰撞也引起了上海专家的关注。“农民与土地的生死关系让这部戏永远不会过时。”上海市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表示,“但要说好这样的故事并不容易,不仅要深刻理解农村的土地政策、深刻理解中国农民,而滑稽戏的演绎起到了‘接地气’的作用。”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著名文艺评论家郦国义指出:借助和丰富“陈奂生”这个当代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以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段,生动形象又不乏深刻地在戏剧舞台上呈现出来,这是这部剧作最突出的亮点。这对当下重大题材作品创作中时有所见的同质化现象,是一个可喜的反拨。他说:“这再次促发我们思考:选题的确立,如何凭藉和开掘地域的文化人文资源;形象的塑造,如何注重思想的深刻和故事细节的血肉丰满;而艺术的呈现又怎么雅俗共赏,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该剧的成功,在这些方面带来了颇多借鉴和启示。
      
       陈奂生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背后折射的是一部家族史,更是中国乡村史、社会史,上海市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认为:“常州这样一个小剧团,能够以滑稽戏的形式参与到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思考中来,是了不起的。”
      
       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先求“细小”才能“宏大”
      
       舞台上,苏南农村民居剪影、散落的农具物件以及简单的桌椅摆设,犹如一幅乡村生活风俗画,透着乡野的本真与自然,更是艺术出现上的真实与朴拙。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里,“陈奂生”的扮演者张怡没有片刻下台,他从角色的青年时期一口气演到78岁,而一次次时间“闪回”的倒叙设定,全凭演员对形体和嗓音的控制来实现。张怡说,要把握好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很难,但最难的是要演出陈奂生对底线、对土地的坚持——面对傻妹死前的托付,面对吴书记对自己生活的关心,面对儿子陈两贪污的200万元公款,外表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陈奂生如何迈过一道道生活的坎儿、时代的坎儿,从中照见的是中国农民身上朴实、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
      
       文艺评论家荣广润认为,陈奂生艺术形象得益于文学底本的助力,续写的人物故事则提炼自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农民经历的悲欢离合、时代变迁,浓缩在了“吃饭问题”里,“这是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当下有些创作“从概念出发,从世界出发,从几个人物的英雄行为出发,但是比较少的是从生活出发,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从这个角度说,陈奂生应该值得好好学习,提醒创作者“应该更多的从艺术的角度看待生活,从生活当中汲取艺术的营养”。
      
       方家骏也认为,这个戏再次提醒了创作者们,戏剧不可违背的一个规律,就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艺术操作规律。“凡是比较好地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成功率可能就大一些。为什么有些现实题材的作品在观众眼里不感人,恐怕就因为它铺展得太大,没有从人的心理,从细小入微的方面去切入,去展现它背后宏大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