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3-17 第26,44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5版:要闻

沪上高校90后95后组成多语种志愿团队,为社区外籍人士答疑解惑

字斟句酌,让防疫翻译如子弹般精准

       ■本报记者 储舒婷
      
       被隔离后该注意些什么、回小区如何登记……这些上海市民了然于胸的“常识”,要用八种甚至更多种语言向外籍人士精确表述,并让他们理解配合,这是落实社区防控的重要一环。一批上海高校小语种专业的90后、95后志愿者,成为社区防控的重要力量。他们24小时响应,第一时间协助重要文稿快译,帮助社区解决外国友人的“急难愁盼”。尤其在长宁区、虹口区等较多境外人士生活工作的地方,这些志愿者虽不见其人,但总能“闻其声”“见其文”。
      
       95后变身社区“小喇叭”,制作多语言口袋书方便防控人员上门询问
      
       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外籍住户较多,现在每天循环播放的疫情防控告知书有英语、韩语、日语等多个版本。这些社区“小喇叭”里的年轻声音,来自复旦大学95后防疫翻译志愿者。
      
       “从3月8日接到欧阳路街道的这一任务,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录制。为了确保翻译精确,我自己录了40多遍才挑出了比较满意的版本,其他专业的同学也是反复练习比对翻译和发音。”韩语专业的张慧洁告诉记者。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还组建了“语·疫”线上多语种翻译志愿服务队,除了在线帮助社区防疫人员翻译,还用多语种编纂了一本“口袋书”,其中囊括了几乎所有的问答,方便社区工作者走访询问外国居民的情况,现在已有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韩语、西语、意大利语等八个语种版本。
      
       在长宁区,本月初,一位意大利母亲带着三个孩子一下飞机就被送到隔离点,由于工作人员都不会意大利语,这位母亲心慌意乱。长宁区外办紧急联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很快找到了意大利语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何艾倪。
      
       身在海南的何艾倪被工作人员拉进微信群后,立刻在线用意大利语安慰意大利母亲,并进行解释。何艾倪说:“我能感受到她语言不通时的不安和疑惑,但是通过母语沟通,她很快就平静了。”在隔离的十多天中,何艾倪的实时线上翻译,帮助这位母亲顺利解决了换房间、补充消毒用品等问题。
      
       师生“并肩作战”,不断“挑刺”力求精准翻译
      
       长宁区虹桥街道住着不少外籍人士,他们不能读懂中文的疫情防控法规。为此,虹桥街道和司法所筹建了线上防疫法律专家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磊带着90后研究生董岭晓,一头扎进了上万字的中英双语疫情防控法律的翻译工作。
      
       “法律法规内容,英语表达和日常英语表达不太一样,比如国家部委的名称、相关文件的法律用语,都要翻译成外国人看得懂的形式。”李磊说,他们把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依据配上相关案例翻译成英文,采取“每日一问”的形式在线推送给外国友人。从2月初开始,这对师徒累计翻译了20多篇“每日一问”,超过两万字,并且已在“长宁虹桥”微信公众号上连载13期,对小区出入管理规定、如何配合社区开展工作等都用英语进行了专业解答。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师也和95后翻译志愿队并肩作战。日、法、德、俄、西班牙五名小语种专业教师专门负责审稿时“挑刺”。“请问这个问题是只要近期去过(国外疫区)的都必须回答,还是飞机起飞、中转也算?”……为了提高翻译的精准度,西班牙语专业教师郑菁菁常常要逐字逐句提问,直到再也问不出问题为止。
      
       像这样的精益求精每天都在发生。“外语和中文很不一样,一句简单的中文可能包含很多种意思,但是防疫翻译不同,每一个单词都要像子弹一样精准。”郑菁菁说。他们迄今已为长宁区疾控中心、各街道等一线防疫部门翻译了防疫健康提示、进小区提示、日常健康监测记录册等多种文件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