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20-02-12 第26,407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6版:国际

作为有700多万常住外来人口的超大城市,北京坚决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这两大环节

京城全力应对大人流返程 千家企业有序复工

驰援武汉奔赴最前线 逾1000名医务人员出征

图①北京春节后复工首日,人们骑行在北京街头。图②北京地铁西二旗站拍摄的乘客。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图③北京东城区一馒头店,市民自发间隔2米购买。图/东方IC图④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疗队队员在北京西站合影。新华社发
       本报北京2月11日专电(驻京记者李扬)2月10日,北京迎来节后复工第一天,同时迎来的也是一场防疫大考。为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北京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写字楼、商场、餐馆等“三类场所”落实防疫督查,北京市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管企业复工复产后公共场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金融街街道制作发放《致金融街地区单位的特别提示》……如何既抓生产、又抓防疫的战略布局正从上到下逐步细化。
      
       企业复工复产后如何做好防输入、防扩散
      
       作为一个有700多万常住外来人口的超大城市,北京如何做好防输入、防扩散,是必须答好的一道考题。
      
       作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2100家企业实现复工复产。早上7点多,在北京经开区多了几辆“初次相见”的公交车,这是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通过对辖区内多家企业需求的摸排,规划的两条企业专线来保障企业员工上下班平安出行。各企业员工凭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制发的乘车证,即可免费乘车。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在中芯国际,节前迅速成立特别工作小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全体员工在假期进行有效自我防护。开工后,在厂区和员工生活园区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严格进行人员体温检测、办公区域消毒、来访人员管控、餐饮健康管理等,确保了公司及其供应链正常运转,产线按计划持续进行生产运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小男表示,将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以弹性办公、网络云办公等方式,减轻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开发区搭建了用工交流服务平台,保障企业用工稳定。主动对接临近低风险地区人力资源部门和服务企业,开拓招工渠道。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翟立新介绍说,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开复工。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各分园将有7000多家企业陆续开复工,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网络办公等方式实现了灵活复工。针对企业开复工后的协同办公、物流、住宿、餐饮等需求,中关村管委会将协同属地区政府、市有关部门、企业努力解决。
      
       北京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所在地,辖区大单位多、央企总部多、金融机构多,人流量大。疫情期间,街道履行属地责任,与辖区单位密切合作。“我们对公共区域进行每日不低于5次的消毒工作,频繁接触的位置如电梯按钮等进行随时消毒,并在相应位置提供垫纸。”金融街中心物业企业工作人员表示。
      
       医疗队员争分夺秒,用行动与疫魔竞速
      
       在昨天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为驰援武汉,北京各大医院都调集了精锐医疗队伍,目前,北京市有超过1000名医务人员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参与救治工作。
      
       2月7日,来自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6家在京委属委管医院的664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6家医院都各自派出“百人团”医疗队,全部由医院领导带队奔赴武汉,这是北京最新一批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疗队,同时也是国家级医院驰援武汉单次规模最大的医疗队。
      
       出发当日的清晨,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前,110名医务人员举行“出征仪式”。17年前,这里曾经举行过抗击非典复诊仪式,如今,这里有110名医务人员誓师出发,“武汉加油”“人民必胜”的声音响彻天空。这支队伍也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增援武汉疫情防控派遣的第三支医疗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张柳是湖北人,大学是在武汉同济医学院读的,此次出征武汉保卫家乡,他临行前将仅7个月大的孩子托给妻子照顾。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文力,索性与父母撒了个谎。事后,他才带着歉意写下此生第一封家书:“这仗我不打,面对不了自己。”
      
       为有效降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医护人员们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挑战着极限。作为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先后派了5批医疗队,创造了24小时收治50例重症患者的纪录;北大人民医院、第一医院、第三医院数百名护理队员,冒着高危暴露风险,每天为近百位重症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一个个不眠之夜,医疗队员争分夺秒,用行动与疫魔竞速,为生命赢得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