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3日在波罗的海拍摄的铺设“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船只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刘 畅见习记者 沈钦韩
近来,欧亚大陆正悄悄地上演一场“天然气管道大战”。
俄罗斯卫星网近日报道,未来一个月内美国国会可能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采取新的制裁措施。报道称,如果俄罗斯尝试继续铺设管线剩下部分,美国国会将通过新制裁,制裁措施最早将在2月或者3月推出。
而在1月1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时隔5年到访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3个半小时的双边会晤,其中一个议题就是共同应对遭美国制裁的“北溪-2”管道项目。围绕“北溪-2”项目,俄美欧的博弈正在加剧。
与此同时,1月9日,普京到访伊斯坦布尔,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共同出席“土耳其溪”管道开通仪式。
而面对土耳其欲提升在欧洲的能源战略地位,各方的争斗也徐徐展开。以色列、塞浦路斯和希腊1月2日在雅典共同签署了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协议。分析称,该管道意在绕过土耳其,把以色列生产的天然气输送至欧洲,有助于提升欧洲能源的安全性。
天然气管道纵横交错,背后亦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也体现了欧亚大陆主要天然气“玩家”纵横捭阖的外交能力。
默克尔力挺普京,为“北溪-2”“硬刚”美国
去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制裁“北溪-2”和“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项目赫然在列。屈于美国压力,负责铺设“北溪-2”的瑞士Allseas公司不得不暂停了工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全长2460公里的管道已完成2300公里,仅剩160公里需要铺设。来自美方的威胁让外界心存疑虑:“北溪-2”会不会成为烂尾工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米勒1月12日称,尽管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但俄罗斯有能力独立完成“北溪-2”的项目建设。
除了提振士气,俄罗斯还得到了德国坚定不移的支持。尽管默克尔和特朗普经常被传不和,但在“北溪-2”上与美“硬刚”还属罕见。默克尔在与普京会晤时称,“北溪-2”是惠及欧洲大部分地区、且“极其重要”的经济项目,美国却从中作梗。“但无论如何,项目都会被继续执行,在未来,德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这个项目。”默克尔说。
“今日俄罗斯”评论称,默克尔的高调言论可被视为向华盛顿发出一个信号:柏林有能力实施独立的外交政策,德国人不会被美国的制裁吓倒。默克尔罕见访问莫斯科,更被视为至少在经济领域,德俄的能源纽带不可能轻易被美国切断。
德国的支持对俄罗斯而言是一场“胜利”。就在特朗普威胁制裁能源管道的同一天,俄乌就争斗多年的天然气赔偿问题达成谅解,俄方向乌克兰支付了29亿美元。2020年新年伊始,双方还敲定了未来5年天然气过境合同,并就恢复直接供气继续谈判。
有分析认为,俄方此时愿意让步,和来自美国的制裁压力不无关系。尽管在战略上,暂停“斗气”有助于俄乌关系缓和,但小小的让步还是会伤及俄罗斯的民族自尊心。如今得到默克尔力挺,普京多少挣回了点面子。
俄土总统高调剪彩“土耳其流”,互相取暖
让普京有“面儿”的还有与埃尔多安共同剪彩“土耳其溪”的场面。尽管突然恶化的美伊关系让普京的伊斯坦布尔之旅生了变数,但原定于1月8日举行的剪彩仪式并未受到影响。
这条从俄罗斯出发,横跨黑海,经土耳其到达南欧的天然气管道,被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称为“近代史上最大的建筑项目之一”,更被土耳其能源部长唐梅兹称为“俄土关系的基石”。
尽管在叙利亚、利比亚问题上,俄土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博弈,但并不影响双方日益走近的真实意愿,从去年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交易,到如今在天然气项目上合作都是如此。
对俄罗斯而言,目前俄方有两条天然气线,一条经过乌克兰,一条经过土耳其。尽管俄乌达成谅解,但终究躲不过美国掣肘,因而土耳其线是俄方能源出口多样化的必然需求。
而对土耳其来说,提升自身在中东和欧洲的能源战略地位是实现土耳其大国雄心的重要环节。“土耳其溪”每年输气315亿立方米,其中一半入库土耳其,这为日后土耳其提升对欧盟的议价能力大有裨益。
就在“土耳其溪”开通前一周,以色列、塞浦路斯、希腊三国签订东地中海能源管道协议,三国天然气联盟让土耳其备受孤立,因此拉上普京一起,高调反击,对埃尔多安来说,也是一种胜利。
除了有现实利益的需求,面对美国的制裁,俄土总统高调剪彩,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反击,互相取暖的象征意义也不言自明。
以、塞、希签东地中海管道协议,平衡对俄土依赖
对于欧洲天然气的重要“玩家”土耳其来说,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协议的签署让其如鲠在喉。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夏季斯、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1月2日在雅典共同出席了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协议的签字仪式。
米佐塔基斯表示,该项目旨在“通过多样化能源来源和运输途径为欧盟成员国能源安全作出贡献”。内塔尼亚胡表示,该天然气管道项目有望给以色列带来巨额收入,并称这是“历史性的一天”。
据报道,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总长约2100公里,途经塞浦路斯和希腊,将以色列黎凡特气田开采的天然气输送至欧洲。该项目计划2020年中期开始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资总额约80亿美元。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东地中海最终可以生产约1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和35亿桶石油,这足以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数十年的动力。
希、塞、以三国的能源合作一直为土耳其所不满,土耳其去年多次派遣钻探船驶向东地中海深处塞浦路斯岛周围进行油气钻探,目的只有一个——在东地中海海底的油气资源上分得一杯羹。但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协议的签署激怒了土耳其。土耳其希望通过“土耳其溪”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但该管道将使土作为欧洲天然气枢纽的地位有所削弱;土耳其在东地中海的话语权将受影响。
据估计,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建成后,将满足欧盟10%的天然气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溯源认为,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协议的签署在短期内将带动以色列、塞浦路斯、埃及等国的天然气开发,管道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给沿线国家带来发展机会,尤其对经济严重衰退的南欧具有提振作用。
孙溯源认为,就中长期而言,该管道建成后将增加欧洲,尤其是南欧地区天然气进口来源的多样性,在总体上提高欧洲的能源安全,以及平衡欧洲对来自俄罗斯和中亚里海盆地天然气的进口依赖。
但是,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也面临不确定性。孙溯源提到,由于以色列的天然气田主要位于加沙地带的近海,而加沙正处于巴勒斯坦“哈马斯”组织控制之下,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了严密封锁,巴以关系陷入僵局。因此,东地中海天然气管道的建成,既有可能在巴以对抗中增加经济合作的润滑剂,也有可能因巴以关系的恶化而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