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11-07 第26,310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4版:践行嘱托一年间

顶尖科学家为何预言上海必将站上创新新高度

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领域成为城市转型关键发力点

       总书记的嘱托
      
       2018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要主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提高城市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在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聚焦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尽早取得重大突破,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2019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坚持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定位,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要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勇敢跳到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强筋壮骨。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一座城市的创新底色,决定了其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关键标志是创新策源力。这一年,上海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披荆斩棘的精神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地带探索前行,以只争朝夕的姿态汇集进而辐射全球的创新资源。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领域,已成为城市转型的关键发力点。
      
       近期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的一场汇聚全球60多位顶尖科学家的大会上,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在开幕致辞时为上海“点赞”。根据他切身感受到的上海支持创新的“速度”和“温度”,科恩伯格预言:上海必将因此站上创新的新“高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成果集中涌现
      
       几天前,全球医药界都被一则消息震动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上海原创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GV-971”,填补了这一领域十七年来全球没有新药上市的空白。
      
       “GV-971”的成功,是上海在原创技术和重大产业方向上不断突破的写照。其所在的生物医药领域,去年以来,随着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顺利建成,智能化疫苗生产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布局,全行业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姿态,上半年经济总量同比增长12.1%。
      
       而在集成电路领域,过去一年间,上海华虹集团密集建成并启用两座新工厂,将为5G、物联网等提供高性能芯片。年中,我国首款采用16纳米工艺的“兆芯”中央处理器(CPU)在张江首发,性能比肩国际主流产品,被誉为“国产CPU的里程碑”。
      
       在人工智能(AI)领域,上海已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先地区,聚集企业超过1300家,在医疗、教育、工业、金融等场景中形成了一批世界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应用案例。预计到明年,全市将形成60个AI深度应用场景,全面培育起智能经济新动能。
      
       此外,在海洋装备、燃气轮机、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上海也在继续厚植科创优势,源源不断地拿出首台套、首批次产品。
      
       崇尚首创精神,将能力转化为实力
      
       对照“创新策源力”这把标尺,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新时代上海的追求。为将“能力”进而转化为“实力”,上海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年间,上海从政府、研究机构到产业界,各方都越来越有意愿为首创性、突破性、颠覆性的事业投入。城市的追求,正带动个体追求“人无我有”的创新。“GV-971”在从未被突破过的靶点坚持“中国方案”22年,这种执着正被广泛认可与践行,从而内化为城市精神新的内涵。今年,上海启动建设了全球第一条位于城市腹地的高温超导电缆,就是要通过“吃螃蟹”助推前沿技术加速成熟。凭“75兆瓦燃气轮机”项目拿到今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的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耀欣则说,为突破技术壁垒、摆脱“卡脖子”局面,公司团队激发出了旺盛的创新创业激情——每天,办公室都是灯火通明到深夜。
      
       服务降低制度成本,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顺应科技革命新规律、数字经济新规则,着眼于服务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环境,不断深化改革,这是上海提升创新策源力、打造经济增长极的重要经验。
      
       服务降低了制度性成本,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过去一年间,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GV-971”恰好完整经历了从递交上市申请到获批上市的全过程,速度堪称创纪录,很大程度上源于上海积极配合国家,为申请人提供协调与服务。
      
       作为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样本城市,去年以来,上海以自身改革,帮助我国在连续两次营商环境报告中将全球排名累计提升47位。企业对“一网通办”获得感满满,上线的2000多项事务中,90%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服务科创主体,需要为他们提供成长必需的公共资源。目前,上海在建和已建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4个,数量、集聚度、投资额、功能性均领先全国。软环境上,研发投入加计扣除、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投贷联动等改革试点正充分释放各方面的创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