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09-20 第26,262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9版:文化

服务更精细管理更科学的剧院新生态未来可期

       ■本报记者 宣 晶
      
       近年来,上海文旅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也在做精做细上下功夫,每一场演出、每一次节展都是自我挑战、砥砺前行的契机。
      
       话剧《静静的顿河》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八小时,剧院为近2000人提供了地道的俄式餐点,甚至还在三个休息时间段发放俄罗斯冰糕,给观众“续航充电”;东方艺术中心充分利用每一寸剧场空间,将剧院中庭转化成艺术空间,以“艺展合一”的形式增加观演附加值;“十二艺节”期间上海发布多条“看大戏,游上海”精品线路,合理规划每一个文旅项目,将艺术元素与旅游线路有机融合;即将启幕的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提出“精准化分龄定位,精细化分层设计”的宗旨,把约40项100场左右的艺术教育活动送进校园和社区,使城市与艺术深度交融。
      
       精细化管理更须推进文旅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共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去年8月,上海大剧院与阿里巴巴文娱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剧院运营管理、智慧场馆建设、跨界营销等剧院信息化领域携手。如今,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开发正是大剧院实行“实名制”的底气;人工智能的应用则不断拓宽未来剧院的探索空间,或许不久的将来,观众就可以“刷脸”入场。这一次,推行“实名制”购票,买一张演出票看似事小,却需要直击演艺产业环环相扣的多个难点,考验着文旅行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决心。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电子票无纸化、智能AI服务、数据服务等加速在上海更多剧院的落地,一个服务更精细、管理更科学的剧院新生态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