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选择 logo

2019-06-21 第26,171号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文汇报社出版

newspaper
第8版:文汇教育

填志愿:不能只看“钱”途,更要关注前途

       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对考生来说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大学?从生涯规划的角度来说,选择大学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将自身的情况与高校办学情况进行匹配的过程。
      
       把眼光放长远,考生才能把分数优势转化为专业录取的优势。
      
       ■王斌华
      
       填报志愿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是高考之后的又一件头等大事,不仅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学业,更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和就业。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总有不少考生及家长拿着厚厚的招生计划汇编书,面对海量的招生信息无从选择。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没有充分的规划和思考,仅凭个人感觉、道听途说,或一些所谓的排行榜,草率或盲目地填报志愿,往往会因此而留下人生遗憾。
      
       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对考生来说意义重大。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大学?从生涯规划的角度来说,选择大学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将自身的情况与高校办学情况进行匹配的过程。
      
       选择大学,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和大局视野,不能一味功利地根据高考分数选择,也不能短视地选择一时热门的大学。在具体的志愿填报层面,我们给考生的建议是:志向优先,以分定位。
      
       生涯规划还无法完全确定的考生,可优选以“宽口径”培养为特色的高校
      
       目前全国所有省份都实行了考后填报志愿。在“知分知位”后,考生可以参考选定范围内的大学过去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位次,对照自己的省内排名,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有梯度地设计自己的高考志愿,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进行填报即可。
      
       在以上的决策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充分评估,确立志向”这个环节。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升学压力大,学业繁重,平时往往忽视对自身的生涯规划。而科学的生涯规划却并非高考之后“临时抱佛脚”所能解决。因此,对于那些兴趣志向广泛,生涯规划还无法完全确定的考生,不妨填报一些以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校,这样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的学习和今后的就业中,学生的选择机会将更加多元。
      
       很多名校近年来都在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渐成趋势。上海外国语大学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外语类专业的“双外语”教学模式、复合型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以及众多“多语种+”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和双专业主辅修机制,都是为了培养面向新时代的宽口径、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可以说,选择这类高校,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规划自己的生涯,以更多元的选择实现自己的理想。
      
       按“分尽其用”的逻辑填志愿,可能会遭遇“好学校、弱专业”的风险
      
       还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的家长和考生都有较严重的“名校情结”,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他们往往会陷入一定要“分尽其用”的误区。那么,“分尽其用”有哪些风险呢?
      
       一是高校录取线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滑档”。由于高校分数线受不同因素影响,每年都可能会有变化浮动,如果根据往年分数线做出“分尽其用”的决策,就增加了滑档的风险。如果通过预估分数线来填报志愿,需要留出一些空间来避免志愿的浪费和失误等风险。
      
       二是可能出现“上了好大学、学了弱专业”的情况。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这些专业的分数相对较高,而一些弱专业则相对较低,越是名校、综合类高校,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分尽其用”往往使得考生可能“踩线”进“名校”,却进入边缘学科或是调剂进了冷门专业,考生心理可能会有落差。
      
       三是可能导致自己的理想或兴趣与所学专业不符。因此,考生还是要确立“志向优先、兼顾分数”的填报原则,首先从自身生涯规划出发,以实现理想志向为目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人生这个“大选择”。在志愿填报时,应该将分数优势转化为专业录取的优势,就会有更大的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同一层次的高校中,选择优势学科突出的学校,这不仅是这所高校实力的体现,更是学校资源投入的重点,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也高,学生发展的平台也会更大。
      
       高考“考得好”,更要志愿“报得好”,祝愿每位高考学子都能答好志愿填报这道题,如愿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开启人生旅途的新篇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