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G商用步伐明显加快。一边是运营商们频频发力,中国联通开启5G商用终端与网络兼容性测试,中国电信在5G模型网实现业界首个基于5G独立组网(SA)的语音通话。另一边是资本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今年以来,5G概念及通信板块在A股市场的表现不俗,5G概念指数2019年累计上涨约40%。
在抢跑、预商用、投资潮等话题的热闹讨论中,5G终端话题却相对冷清。近日,运营商、制造商一系列动作,打破5G终端僵局:中国联通近日表示,首批合作5G手机全部到位,共12个品牌共15款5G手机及5G CPE;华为第二款5G手机现身,成功打通5G电话;OPPO率先实现全球首次5G信令与数据链路打通、首个5G手机微信视频通话等系列领先动作;2019年预计业界将会发布40多款5G终端及手机……
终端先行的重要性,在3G、4G时代已被证明,之前预测一季度要上市的5G终端,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华为、中兴、小米、OPPO等企业在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各自的5G手机。由于上市尚无明确时间表,依然处于“雷声大雨点小”阶段,舆论对5G终端的到来期待过热。甚至有观点认为终端缺位或影响5G商用预期。为何5G终端“千呼万唤难出来”?
一是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介绍,5G对终端产业链提出了新要求,比如5G的高频率、高功耗对手机基带芯片、毫米波射频器件、超高清显示屏、手机金属背壳等产业链都提出了新要求,这也为产业提升带来更大的挑战。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阶段,5G手机各方面准备尚未达到商用标准,还有大量的外场测试在进行。
二是芯片专利或影响部分厂商进程。5G终端方面,受制于芯片专利纷争,行业巨头苹果公司尚未发声;近期高通、苹果、英特尔的“分分合合”,为下一阶段苹果的5G终端提供了可能性;而掌握核心科技的华为发布了5G折叠屏手机Mate X,但也没有具体发售日期。
另据业内人士分析,小米/OV等厂商,由于缺乏芯片研发能力,基本上只能选高通X55或者联发科M70,以及展讯春藤510。中低端5G芯片商用意味着更多中低端产品会相继发布,或有利于5G终端普及。
三是由于网络覆盖影响实用效果。AT&T等运营商已推出5G商用网络,但测试数据显示,AT&T的5GE网络实际速率比现有Verizon或T-Mobile的4G网络还要低。对于一些厂商抢发5G商用手机,vivo 5G研发总监秦飞表示:“更多的就是商业竞争的原因。”
业内预测,今年年中将会有5G手机陆续面世,但初期的适用范围比较局限,体验如何也尚待观察。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