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9年04月23日 星期二
9
文化;公告

献礼新中国70华诞,上海出品的《攀登者》在珠峰大本营关机并宣布定档9月30日

两代“攀登者”同框,大银幕传承中国精神


电影《攀登者》在珠峰大本营关机并宣布定档今年9月30日,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片方供图)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珠峰大本营,空气稀薄地带。除了猎猎作响的风雪声,这一片望得见世界之巅的开阔地带回响着吴京代表中国电影人的发声:“找到做电影最纯粹、最干净、最纯净的一面,感受电影本心,才能拍出一部世界级作品。”

    4月22日中午时分,历经81天拍摄的电影《攀登者》在珠峰大本营举行了关机及定档仪式。作为中国第一部描写中华民族登山英雄勇攀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片,该片定于9月30日上映,被业界视作“献礼新中国70华诞第一片”。《攀登者》由中宣部电影局主抓、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影集团出品。阿来任编剧,徐克监制,李仁港执导,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陈龙、曲尼次仁、拉旺罗布、刘小锋、多布杰等主演,成龙友情出演。

    站在青藏高原仰望珠穆朗玛峰,这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高原与高峰。对于《攀登者》,首开国内先河的攀登珠峰题材已让他们拥有了文艺创作的“高原”,能否最终成就一座电影的“高峰”,9月30日起,交付观众验证。

    何为攀登者?曾经,一群不平凡的灵魂证实了中国人民可以踏上每一寸国土

    关机仪式前24小时,吴京和张译没有下山。当晚,他们幕天席地,在珠峰大本营支起帐篷,躺在喜马拉雅山的怀抱里,用最虔敬的心致敬他们所塑造的英雄——曾在1960年和1975年成功登顶珠峰的中国登山队员。

    大本营的一侧,两位演员亲手垒起两块新墓堆——王富洲、屈银华——这正是影片中两位灵魂人物的原型。张译说得动情:“让他们在珠峰也有一个家。中国登山史的先驱,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的电影。”影片里的主人公方吾洲和曲松林,即是1960年的王富洲和屈银华,也是1975年登顶的领路人,将他们合而为一,透着影片的艺术考量——“山高人为峰,写出人的情感”,而对于中国登山队来说,情感的重要一层与传承有关。

    时间拨回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四周还一片混沌,三位中国勇士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已把五星红旗带到了世界第三极,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从出发时214人的庞大登山队,到寥寥三人成功登顶,背后有着太多无名英雄的无私、无畏。即便有幸被珠峰接纳的那几位强者,一路攀登又岂是坦途。片场,吴京总是背着17公斤的装备外加一支冰镐,这些就是1960年攀登者的全副武装。他把道具递给同在珠峰大本营的现役中国登山队队员,换来的是一片不可思议的惊呼。“谁都无法想象,仅凭这般简陋的装备就能冲上世界之巅,半个多世纪前中国英雄太了不起了。”

    一晃15年,1975年5月27日,九位中国队员完成集体登顶:索南罗布、侯生福、桑珠、大平措、罗则、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潘多。一连串“第一”就此诞生: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从喜马拉雅北坡登顶的队伍;世界上第一位成功登上珠峰的女性;第一次用觇标精确测出了世界最高峰的高度,从此世界统一采用了当时8848.13米的中国高度……

    在阿来看来,1960年的冲刺蕴涵着中国登山史的起点,是在爱国精神感召下、一群不平凡的灵魂证实了中国人民可以踏遍每一寸国土;1975年的登顶成功,则拉开了一代代中国登山人坚韧卓绝薪火相传的大幕,更昭示了中国人民开始用更科学的方式来对待我们土地上的大山大川。

    何为攀登者?答案尽在此中。

    史上最高海拔关机,对英雄、对历史、对父辈奋斗的致敬,年轻人是向往的

    珠峰大本营,世界上还从未有过哪部影片的关机仪式登上了如此高海拔。又岂止是这一项第一,《攀登者》还是中国电影人第一次用故事片呈现攀登珠峰的题材,也是中国电影以一流班底开辟新领域的一次创举。

    “我们邀请茅盾文学奖得主、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撰写剧本,因为他此前采访过三位登顶珠峰的运动员。如今,那三位曾站上世界之巅的人已经走了,但阿来的‘抢救式采访’留存了最宝贵的记忆。”影片出品人任仲伦将创作班底的选择一一道来。李仁港拥有丰富的类型片经验;徐克是影迷心目里英雄本色和燃情岁月的代名词;一众主演则兼具了演技与观众缘,能让影片所表达的主流价值与院线片所面对的主流市场再次汇聚合流。

    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登顶的九勇士之一桑珠此番被邀请为剧组顾问。他给演员们分享了独一无二的体验:“我们上到大本营,珠峰看起来很近,好像揣几个馒头再爬一阵就到了。谁知,此后仿佛越走越远,5200米到5400米需要一天,5400米到6000米又是一天……8600米之后26个人冲刺了三回,才算成功。”

    “第一”“一流”“独一无二”,凡此种种渗透着主创的决心——希望通过《攀登者》展现中国登山者前赴后继不畏艰险的壮举、一代代中国强者的英雄形象,努力推出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新主流大片。

    与共和国同龄的上影,确实需要一部称得上“扛鼎之作”的大片完成新的答卷。而这部饱含着中国几代登山人血与泪、青春和奋斗的故事片,正当其时。如主创所言:“我们希望通过新片向珠峰致敬,向攀登珠峰的英雄致敬,也向历史和父辈的奋斗致敬。”

    (本报日喀则4月22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