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在我国,治水常常能为公共治理带来灵感。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日前在上海举办首届“绿色长三角”论坛,与会专家认为,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需要创出新机制、注入新动力——这就如同江南水乡,要想实现长效治理,必须提升水动力、让水“活”起来。
长三角一体化当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加速期,生态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一体化领域。但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环境承载力与安全状况也与经济发展存在较突出的矛盾。以上海为例,城市四周几乎全都是生态敏感区。用同济大学教授、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演讲中的话说,上海周边的地理空间态势,就是北“岛”(崇明)、东“滩”(长江口及沿海)、南“湾”(杭州湾)、西“湖”(淀山湖太湖)。对于这些区域,上海有很高的生态期待,但越过省界,却往往遭遇到当地密集的产业布点。因此,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就更加强调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一致。
那么,什么力量能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诸大建的一位博士生曾对此做过细致研究,按照过去10年的实际效果排序,结论是:行政>法律>人事>市场。也就是说,近十年间,行政力量的主导一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模式。但诸大建认为,这种动力机制需要调整。
“长三角不是京津冀,也区别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推进必须要有自己的机制。”诸大建认为,长三角或许不会有那么多自上而下的“垂直干预”,因此就需要创造出更多“横向”的、“自下而上”的一体化推进模式。这种局面,与长三角河网本身因为地势平坦、水体流动性不强,造成活水不足、治水难度较大,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论坛上,治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在谈及长三角水环境治理时,也强调了“重构动力”的重要性。去年,首届进博会前,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水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成效卓著,张建云是牵头人。但他表示,进博会治水,目前主要靠“原位净化”,是短期之举;长期来看,必须遵循“流水不腐”的原则,为展馆周边水系辟出新河道,创造水动力,从而引入外围清水,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一治水之道,对长三角有何启迪?诸大建说,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从而构建出横向的动力机制。
在政府层面,长三角生态合作,不能只有环保部门的联手。可以说,如果把绿色发展当成一场足球比赛,那么环保部门只是“守门员”。诸大建说,长三角需要拓宽政府合作的界面,告别“末端规划”,对区域发展模式问题进行协同规划,对产业结构、城镇化布局、交通规划等作一体化考虑。
此外,要注重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树立生态资本的理念,以生态资本增值为标尺,设计生态补偿机制,让“下游补偿上游”“未来补偿当下”。诸大建建议,长三角应该利用生态补偿和社会捐助资金,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不仅可以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也能更好地调动企业、社会的力量,从而使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能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